郑玄眼睛一亮,又问了几个问题。
诸葛亮对答如流。
“子清教过?”郑玄看向张新。
“闲暇之时教过一些。”
张新闻言有些紧张,“郑公,我没误人子弟吧?”
“子清教的很不错。”
郑玄抚须微微一笑,“此子确如子清所言,天资聪颖。”
张新松了口气,“郑公这是答应收徒了?”
郑玄点头。
不待张新开口,诸葛亮大喜下拜。
“小子诸葛亮,拜见老师!”
“起来吧。”郑玄笑呵呵的说道。
诸葛亮起身,张新开口道:“阿亮,还不回去让你叔父准备束脩?”
“亮这就去。”
诸葛亮转过身来,对张新大礼参拜。
“多谢君侯引荐之恩。”
张新满意的点点头。
诸葛亮起身,兴高采烈的找诸葛玄去了。
郑玄来后没两天,蔡邕也到了。
师徒二人久未见面,自然少不了一番寒暄。
“子清当初让我辞官回乡,言雒阳有性命之危,当时我还不信。”
蔡邕感叹道:“现在想来,幸好当初听了子清之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陈留距雒阳并不算远,雒阳城内发生的一切,蔡邕自然已经知晓。
张新扶着蔡邕坐下,笑道:“老师近来如何?”
“那可太好了!”
蔡邕突然来了精神,“我给你说,就在月初,我新得一女!”
张新愣住,掰着手指头算了算。
“老师,你今年......五十七了吧?”
蔡邕点头。
“好屌!”
张新竖起大拇指,随后恭贺了一番。
蔡邕哈哈大笑。
胡子都翘到天上去了。
蔡邕之后,其他人也陆续到来。
黑山那边,来的是杨凤、黄龙、陶升这三个老熟人。
张新询问了一番黑山黄巾的生活。
“有君侯相助,比起先前好太多了。”杨凤等人感激。
“那就好。”
张新十分欣慰,令人给他们安排住处。
甄氏那边来了两个人。
一个是张新的老熟人,负责渔阳互市的甄南。
另一个是一名少年,他不认识。
少年见到张新,躬身行礼。
“小子甄俨,拜见宣威侯。”
“阿豫怎么没来?”
张新扶起甄俨,有些疑惑的问道。
当年甄豫被何进征辟后,没过多久,甄逸就因病去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