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若真有大才,做出了一些成绩,史书上起码也会提一嘴。
未曾想今日一见,远超预期。
“果然!”
张新心中不由大呼。
“小黑胖子出品,必属精品!”
不过想想也是。
戏忠死的实在是太早了,本身也不是什么大族出身,甚至都有可能没留下后人。
毕竟整个曹魏就没有什么姓戏的官员。
而陈寿在编纂三国志的时候,曹操那一代人早就死干净了,打探不到他的事迹也很正常。
荀彧、戏忠都是大才。
但说句实话,有荀攸、沮授、田丰、逄纪、华歆等人辅佐,张新现在并不是很急缺这样的人才。
相比之下,郭嘉提交的策论,正好戳中了张新急需的一个点。
间!
通俗点说,就是如何建立一个情报组织。
郭嘉的策论,脱胎于孙武兵法中的《用间篇》,里面分别阐述了建立一个情报组织的重要性,如何建立情报组织,以及如何培养间谍。
前两日张新还在思考,是不是要设立一个机构,监察百官。
这不是瞌睡来了就有人送枕头么?
“三位之能,我已略见一斑。
张新站起身来,对着三人躬身一礼,“我意聘文若、奉孝为从事中郎,志才为参军,不知三位意下如何?”
三人对视一眼,齐齐站起身来,随后下拜。
“臣等愿为明公效力。”
参军一职属于是主公身边的亲近人,其地位不必多说。
从事中郎,则是将军府的属官,地位仅次于长史和司马。
将军府置长史一人,司马一人,秩千石,其下便是从事中郎二人,秩六百石。
他们初来乍到,便被张新擢以高位,委以腹心,如何能够拒绝?
“我得三位贤士,如鱼得水。”
张新大喜,上前将三人一一扶起,笑道:“三位且在驿馆稍歇,我这便回府,稍后会让人将三位的辟书、官服、印绶送来。”
“三位远道而来辛苦,什么时候歇息好了,再来上值!”
“臣等多谢明公体恤。”
三人连忙拜谢,心中不断感慨。
“明主!明主啊......”
张新离了驿舍,回到州府之中,立即写了几道征辟令,盖上车骑将军大印,随后让人与官服印绶一起,给荀彧等人送去。
做完这些,张新坐在正堂之中,心中思索。
“嗯......该在外面再开一个府了。”
张新的麾下,其实一直都有两套行政班子。
一套是州府,一套是车骑将军府。
先前他麾下的人才少,可以不用分得那么清楚。
现在有了田丰、沮授、逄纪以及荀彧等人的加入
该分家了!
车骑将军府的人,老在州府办公也不是个事儿。
再者说了,如今他横跨两州,若是政令皆从冀州州府出,会让青州官员的心里怎么想?
咋?我们青州人就得比冀州人矮一头呗?
因此他必须在外面把车骑将军府开起来,将来统筹两州的政令,都得从将军府里出。
“赵忠那个宅子不错,那么大的宅子,只住张让和唐姬两个人,确实是有点浪费了......”
思及此处,张新抬起头来,“来人,传沮授过来见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