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
张新连忙迎了上去,看向蔡邕身旁之人,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昭姬也来了啊?”
“见过子清师兄。”
蔡琰对张新行了一礼。
张新还礼。
“子清你威风啊。”
蔡邕抚须微笑,眼中有着赞许之色,显然是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事。
“清廉正直,不错!”
“老师谬赞了。”
张新心虚的朝蔡邕手上看去,想看看老头是不是提刀来的,突然发现他也提了一个礼盒。
“老师这是......”
“哦,你说这个啊。”
蔡邕提了提礼盒,笑道:“昭姬说,你久任地方,对朝中事务可能不太熟悉,想让老夫帮帮你。”
“老夫觉得昭姬之言有理,正巧今日休沐,便顺道过来看看。”
“一来可以帮你解答一些疑惑,二来也是祝贺你升任大将军,入朝辅政。”
“还有,你救了昭姬两次,于情于理,老夫也得感谢一番嘛......”
张新闻言看向蔡琰。
嗯,还是小师妹好,知道心疼师兄,喊老登过来帮忙。
蔡琰俏皮的眨了眨眼。
“老夫思来想去,觉得送些钱财宝物,难免有些俗了,以你之身份,想来也不缺这些。”
蔡邕将礼盒递给张新,“于是老夫便亲手写了一些字帖,希望你能喜欢。”
“你还不如把女儿给我。”
张新心里嘀咕,脸上却是笑道:“老师书法,天下一绝,弟子自然喜欢,多谢老师。”
蔡邕的书法造诣不必多言,无数人花费重金想求一份,都求不到。
这份礼物确实贵重,又不落俗套。
张新接过礼盒,请蔡邕父女入府。
“嚯!”
蔡邕看到堂内堆积如山的竹简,脸上闪过一丝惊愕之色。
“子清你这么忙的么?”
蔡琰也瞪大了眼睛,随即眼中露出一丝心疼之色。
“没办法啊。”
张新无奈,将座位旁的竹简清理了一下,“自董卓以来,先是迁河南百姓入关中,随后数年,战乱不断。”
“关中之地户籍混乱,我若不查看往年卷宗,如何了解各县情况?”
“这......”
蔡邕看到这么多卷宗,也觉得头皮发麻。
“你麾下的那些文士呢?”
“都还在路上呢。”
张新双手一摊,“我只能自己看了。”
眼下在长安的只有郭嘉一人。
且不说他正忙着提干麾下的那些细作,就是放在平常,那货也不会干这种能烦死人的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