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世不清,能凭借长相认祖归宗的,董如意也是前无古人了。
当然前无古人的不止这一样。
董如意的‘秀才注’同样前无古人,还有皇上赐的名字,更是前无古人。
皇上的想法,他无法揣摩,可这历朝历代就没有女子同男子一样排字的。
民间没有,何况是皇家。更加没有女子同男子一样上皇家玉牒的。
玉牒,想起这个,他更加郁闷了。
皇上不知抽了什么疯,他亲手书写了一份圣旨,内容是萧瑞周入萧家宗庙,上皇家玉牒一事。
他无法理解皇上的行为,却知道这是大事。
好在皇上没有直接下旨,而是把圣旨当着他的面放入锦盒,封上。
皇上的意思,是此事等他百年后,再封赏。
可见皇上决心已定,他不想听御史唠叨,更不想看御史以死明志,这才决定等他百年之后的。
魏忠贤想着他对如意侯的调查。
他的心不由得紧了紧。
魏忠贤道:“儿子保证,只要有人想动贤清,最后后悔莫及的一定不是贤清。”
这是他对父亲的忠告,他也希望,那些不听他话的人,能听听他老父的意思。
就像魏忠贤想的那样,董如意已经开始查户部的人了。
事情展到今日这一步,她绝不允许旁人破坏。
庆王势必坐镇代王府,而兵部尚书此次也要和她爹爹一样,任庆王驱使。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
魏相府的大门依旧紧闭。
金銮殿内,一众官员争得面红耳赤,有人认为庆王负责此事不合理法。
便有人认为,一切都大不过,朝廷的安慰。
事情到了最后,全都归结到了代王的身上。
皇上看着众人,面无表情,他让张福海传庆王、代王入宫。
至于董文德,皇上下旨,让他同如意侯交接一下。
庆王、代王前后入宫。
庆王直接表明了立场,“只要不耽误大军南下,本王无任何意见。”
一众官员大喜,庆王的态度,已经表明他们之前的猜想是对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