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宰执天下 > 第48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三)

第48章 梦尽乾坤覆残杯(三)(3 / 3)

了解了死因,对于案子来说,已经算是告破了。

但剩下的问题,却更加恐怖。

因为凶手……说轻点就是肇事者。

是当今的皇帝,太上皇的亲骨肉。

是弑君。也是弑父。

并不是他本身的意愿,但结果如此,动机也改变不了可悲的事实。

“宣徽……当如何处置?”向皇后颤声向韩冈问着。

她的丈夫暴毙,致死的原因找到了,但不可能没人去猜测其中的问题,要么归罪赵煦,要么就归罪于向皇后。

虎毒不食子,只要不是则天皇帝一样的女人,很多时候会为子女担下罪责。但赵煦不是向皇后亲生,要让她在自己的名誉和小皇帝的名声之间做个选择,何其之难?

而且一旦有这些罪名缠身,到了赵煦亲政,肯定会忙不迭的将罪名坐实,别说向皇后本人,就是向家恐怕都逃不过一劫。说不定还没到那个时候,虎视眈眈的朱氏就会在她儿子帮助下,以此为借口夺下太后之位。

只是,她能将责任推到才六岁的赵煦身上吗?

韩冈摇头,“臣一时拿不定主意,殿下何不先问问殿上诸公?”

没有一个开口,就连王安石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只有薛向大着胆子道:“殿下。旧有故事,此事不为罪。”

向皇后精神一振:“薛卿家请明言!”

“春秋时,许国国君悼公重病,太子止进汤药于悼公,悼公饮药随即而亡。此事究其本心,本为其父病情,所以董子说,君子原心,赦而不诛。”

这一件事,与今日小皇帝的过失几乎没有两样。

许止进汤药,自己没有先尝便给其君父喝下去。而赵煦没有征求专家的意见,便下令移动暖炉,密闭帐幕。

这都是犯了大错,造成了他们的生父和国君的死亡。初衷虽为好意,却造成了最坏的结果。

西汉大儒董仲舒以春秋决狱之法论许止之罪——许止父病,进药于其父丽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诛——可以赦免,不当论其罪。

这是根据《春秋·公羊传》而定义的判决。

殿中的哪位进士出身的宰辅不知道这个典故?但他们为什么不说?却让薛向抢了先?因为在《春秋》原文之中,对于许止的做法只有两个字——弑君。

杀了就是杀了。

无论如何,赵煦弑父是铁案,无法洗脱。

注1:南宋的宋慈在《洗冤集录》中有记载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和原因:‘土坑漏火气而臭秽者,人受熏蒸,不觉自毙,而尸软无损。’这应是中国历史上有关一氧化碳中毒最早的记录。按照北宋煤炭的使用情况,也应该会有这方面的认识。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