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黄玉忠的时候,我感觉黄昌荣的语气中总是带着几分愧疚。
对于他的请求,我确实不太好拒绝,但又不得不拒绝。
鬼市结束以后,我就要去验证罗有方之前给我的三个坐标,耿师兄也说了,组织上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这件事。
于是我摇了摇头:“鬼市结束以后,我手头还有一些比较机密的任务,没办法将黄玉忠带在身边啊。对了黄大伯,你到底对黄玉忠说了什么,他刚才怎么那么仇视我呢?”
黄昌荣叹了口气:“就是说了一些刺激他的话,具体的……具体的内容我真的不好意思再重复一遍了。给左掌门添麻烦了,真是不好意思。”
我问黄昌荣:“黄大伯,你为什么非要用这种方式……”
没等我说完,黄昌荣又叹了口气:“玉忠这孩子,他的性格我比谁都了解,要是我不对他说那些话,他是不会来的。这孩子,有时候软硬不吃,必须得激他、将他,他才能挪一挪腿。唉!”
听黄昌荣说到这,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了一张脸,那是一张无精打采的脸,眼皮耷拉成了一条缝,可在这道缝隙里,却透着精光。
我立即对黄昌荣说:“我知道一个人,黄玉忠跟着他,应该比跟我更合适。”
黄昌荣:“谁啊?”
我说:“这个人是仉二爷的弟子,叫仉若非,黄玉忠可以跟着他。”
当我将仉若非推荐给黄昌荣的时候,脑子里不仅仅出现了仉若非那张半睡半醒的脸,还有他对芦屋正信出手时展现出的果断和凶狠,那时候我的以为,仉若非应该是那种专治各种不服的人。其实后来证明,我对仉若非是有误解的,这个人确实狠,但手狠心不黑,在他身上,有着很重的江湖气,但从根本上来说,他内心深处却非常温和。
“仉若非?”黄昌荣嘟囔着:“没听说过呢,行当里的新人吧。”
我点了点头:“他跟着仉二爷还不到两年,确实是个新人。”
听我这么说,黄昌荣犹豫了一会,可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既然是你推荐的,那玉忠跟着他应该也不会错。左掌门,这件事就麻烦你了,如果有机会的话,帮我引荐一下吧。”
我应一声“好”,随后又问黄昌荣:“黄大伯,你这次来,不会只是想把黄玉忠托付给我吧?”
“对对对,差点忘了正事。”黄昌荣一边说着,一面从随身携带的背包里拿出了两样东西。
其中一个是条镶着玉石的皮带,上面有很多别扣,这根皮带一看就很有年头了。另外一个,是一块巴掌大的红色木头,虽然看起来没有特别的地方,但和那根皮带一样,这块木头上也散发着非常中正的灵韵。
黄昌荣说,这两样东西是老黄家从一个行商手中掏来的。
那根蹀躞(音同“叠谢”)带是盛唐时期的产物,它曾是某个道家宗门的镇门之宝,这个宗门在五代时期消失,从那以后,这根蹀躞带就流落民间,一直到五十年前才被老黄家入手。
而那块血一样的红色木头,早年一直被黄老太爷当作镇纸来用的,这东西来历不明,但上面带着一股中正之气,也是件非常难得的宝物。
介绍那块木头的时候,黄昌荣还将它拿到阳光下,对我说:“这是一块罕见的龙血木,里面打了三十六根金线,对应三十六天罡。这块金丝龙血木虽说没什么典故,可它确实是很难得的宝贝呐。”
在阳光的照耀下,我才发现那块木头竟然是半透明的,在半通透的木纹之间,我确实看到了三十六条暗色的影子,那应该就是黄昌荣口中的金线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