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就在闹闹哄哄之下,匆匆而过。
第二天,大伙儿吃了早饭,杨太后从后殿亲自给送进来的。
本来,太后看赵昺也跟着熬了一宿,想说让赵昺回去休息。可是几经犹豫,没敢开口。
这一切被赵与珞看在眼,暗自摇头。混蛋儿子说的没错,杨太后确实不适合垂帘听政。
不说别的,哪有这样儿的,给赵昺多备几床铺盖也就算了,您把床都搬过来了?也不怕臣子笑话?
“说说吧!”
早饭一过,文天祥率先开口,“现在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两年,50万,要怎么凑?”
众人一听,都围拢而来,连漫不经心的赵昺也都正色起来。
可是,张世杰也好,苏刘义也罢,却是都不开口。他们是实在没办法,也不认为别人有办法。
“先不急。”见无人应答,赵与芮先说话了。
“咱们可以倒着推一下,假设两年之后有50万兵,那这50万应该从哪来?”
这是在钓鱼城大伙儿常用的方式,逆推,先出结论,再一步步往回推。
“50万......”谢先生沉吟着。
“如果两年后真有50万,那无外乎几个可能:一,自中原运兵;二,征用土人入伍;三,与土人结盟,共讨元贼。”
张世杰一听,登时皱眉,白了谢先生一眼,“都不可能!”
“首先,自中原运兵就绝无可能。不说我们有没有那么大的运力,就现在,中原皆是元土,怎么征兵?根本征不来的,除非把巴蜀宋兵调入扶桑。
可是,巴蜀怎么办?不要了吗?
再说,巴蜀也才十万兵,就算在民间继续征兵,只几十万百姓,又能征多少?不够的。”
“其次,征用土人。当下之情,土人与我们的关系紧张,别说征用为兵,就是雇工都略显吃力了。
所以,无论是征用土人,还是与土人结盟抗元,都不太可能。”
被张世杰怼了回去,谢叠山也不气恼,他只是引导。
这些也不是没想过,但是要说出来,引导众人一点点的接近真理。
“没关系。”淡然一笑,“那就按太尉之言,自中原调兵,绝无可能。征兵土人和结盟,也不太可能。”
“那就只剩不太可能的两项了嘛!征兵和结盟,大伙想想,哪个更靠谱?”
苏刘义皱眉沉思,他现在有点明白了,这就是在不可能里找可能啊!
出声道:“各有利弊吧!”
“征兵土人百姓,编入大宋之军,难度太大,也不易管理,毕竟汉人士卒太少了。”
“如果按50万来算,汉卒只有7万,那就要43万土人兵。用7万管理43万土人,可能吗?时间又这么短,来不及训练成军,没有任何战斗力。”
“而结盟,难度稍小。可非我族裔啊!面对元军,本就不牢靠的关系,谁也保不准能维持下去。一但倒戈,后果难料。”
“所以,我觉得,这两条都不可行,甚至比调兵中原更为不靠谱。”
张世杰一听,登时摊手,“那就是死路,还聊什么?”
这是把天聊死了啊!
本来嘛,这事难度就是极大的,这是赵维意料之中的事。要是好聊,也不用出这么大阵仗了。
刚要开口,却是一个苍老的声音传了出来。
“其实,诸位相公也不必如此悲观!成与不成,都是这锁着的大殿里的闲话,出不了殿门。又何必如此紧绷呢?”
众人侧目,说话的乃是赵维的老师张简之。
张世杰暗暗皱眉,他不喜欢张简之,这老头名声不好。
却没想到,他现在倒还挺镇定。
不由出声道:“那张相公...有何高见?”
叫了声相公是礼貌,可是问话却一点不客气。
你不让我们紧绷着,那你高招儿呗?
张简之一笑,也不与张世杰一般见识,淡然道:“太尉与苏相说的都没错,以上三法皆无可能。”
张世杰和苏刘义狂翻白眼,还用你说?本来就没有可能!
“这样吧!”张简之依旧温和,“咱们换一个思路,把宁王所言之结果提高一点,之后再把最难的难点先搁置,再看看。”
苏刘义眯眼,“提高一点?还怎么提高?这都办不到,还提高?”
张简之:“宁王要两年之后,50万兵。那咱们就换成两年之后,50万能战之军!”
“......”
“......”
张简之继续道:“那似乎就只剩下两个选择,一是从中原招收本族之兵,二是利用他们现在的部落族兵。”
张世杰差点没发飙,“这不又绕回来了吗?和刚刚任忠说的有何区别?都不可行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