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早在昨天下午,唐康明就打電話通知妻子喬秋梅,說唐寅在後山鄉,受大雨困擾,父子兩人當天都住在鄉裏,不回城了,但唐寅卻害怕後山鄉泥石流的事情讓母親知道,會引起母親的惶恐情緒。
因此,唐寅在父親離開醫院後,也悄悄離開醫院回家了。
父子兩人雖然被流石將背後砸的青一塊紫一塊,也顯得精疲力竭,還被寒氣入體,但兩人的身體素質都很好,在醫生以及藥物的及時作用下,並無大礙。
也幸好唐寅一直都有鍛煉,身體經過一個多月強度鍛煉,已經不再像之前那般單薄了,就連個子都長高了不少。
唐寅回家後,唐母果然不知後山鄉的事情,更不知唐家父子差點為此而喪命。隻是擔心的責怪唐寅,為啥雷雨交加的天氣還去後山鄉,以後可不能再這樣了,雲雲。
唐寅忙不迭的答應,接著就偷偷躲進房間內“舔傷口”去了。逞英雄的結果可是很嚴重的,後背被流石砸的一片狼藉,一碰就疼得要命,睡覺都隻敢側著睡。
最要命的是,現在唐寅還不敢出去,就連房門都不敢出,害怕被母親發現異常,更害怕有個啥記者暗中盯著自己,那小日子就不好過了。
唐寅的日子不好過,唐父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原本以為,從醫院裏偷偷跑出來,到了後山鄉後就不會有事了。
但他哪又知道,等他剛剛才走到後山鄉中學校區內時,盡眼所見的是給他跪下的村民們。那種震撼的場景,讓他這個麵對泥石流,都不變色的鐵漢瞬間手足無措了。
原來老林支書與林老太爺,已經將事情的始末都說了出來,其中就連唐寅父子躲在車後,差點殞命的感人事跡他們都毫無隱瞞。
而當老林支書父子,將唐寅父子那種雕塑般僵硬的樣子,及後背被流石砸的慘樣描述出來時,老林村村民們聞言潸然淚下。
唐書記這可都是為了大家啊,還有遠比這恩情更恩重如山的嗎?為了大家的安危,唐書記父子卻將自己置身在危險中,想想當時的情景,大家就感同身受、寒徹骨髓。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唐書記為大家鞠躬盡瘁了呀!
根據古所長他們所言,群眾都知道當初唐書記在鄉裏力排眾議,成立特殊反應小組車隊,為的就是要保護老林村以及後山鄉的百姓,並還在後山鄉建立多處臨時觀測站的事跡。
如今事實證明,沒有唐書記的堅持,沒有唐書記父子用生命來拯救,老林村所有村民的下場是難以想象的。
在狂暴的天災麵前,毫無防備的老林村百姓,又能僥幸逃得了幾人呢?
此時,不要說跪拜唐書記了,即便是唐書記要拿走他們的命,大家都不會有一絲異議。這就是樸實的老林村村民,發自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更何況是救了全村人的命呢?
在一片“唐書記”的聲音中,唐康明是伸手扶起這個,那邊還有村民在淚流滿麵的下跪,而伸手扶起那個,這邊又有村民們在下跪。在上千人中,他一人之力顯得實在太渺小。
這並非是老林村的村民們卑賤,而是在唐康明麵前,他們隻有用這種行動方式,才能最直接表達出其內心炙熱的感情,其它一切動作都無以表達。
麵對黑壓壓跪地一大片的群眾,唐康明動情說:“我唐康明何德何能,能讓大家如此對待,鄉親們,你們實在折殺我呀!”
言罷,唐康明就待對著群眾也跪伏在地,被眼疾手快的古所長一把抱住:唐書記是整個老林村的大恩人,怎能跪拜大家,這讓大家情何以堪啊。
站在現場的所有鄉裏幹部,以及圍觀人們,也被這感人肺腑的一幕震撼了,偷偷背過身去擦眼淚,這才是真正的魚水親情啊。
麵對熱情如火的老百姓,唐康明吃不消了,他安撫了群眾之後,就急匆匆離開,奔赴後山鄉大壩去了。後山鄉大壩正在經受百年不遇的重大考驗,唐康明根本一刻也放不下心。
唐康明雖暫時逃過了老林村村民的如火般熱情,但事後卻還是沒有逃得過老林村村民的銘記於心。
老林村發生了這件事情,作為真正的精神領袖林老太爺,在老林村災後重建大會上提出,大家為唐家父子樹碑立傳,將老林村改名為唐家村。
這個建議得到了全體村民的堅決擁簇,由此也可見林老太爺的威信,及唐寅父子在大家心目中尊崇的地位了。
這還不算,許多村民在自家裏,偷偷為唐寅父子豎立長生牌,天天祭拜。希望老天能夠保佑唐家父子,從此健康長壽,事業飛黃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