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他一块回来的还有那位柳幕僚。
进到后衙,徐通坐在座位上,拿起桌上的盖碗,刚想要喝,脑中想到镇国将军那张被水泡过的脸,顿时没了喝茶的欲望,随手把盖碗推到一旁。
旋即,他对站在面前的柳幕僚说道:现在四周没人了,可以说了。
柳幕僚躬身行了一礼,这才说道:大人,镇国将军是代王千岁的侄孙,又是被人掳走,如今弃尸城外护城河,此事必然瞒不过去,若是朝廷知道了此事始末,朝中难免会有一些人借机责难大人。
你说的这些本官都知晓,说一些有用的。徐通语气略带不满。
是。柳幕僚欠了欠身,说道,大人要想避过此事,难免要耗费一些银钱上下打点,把镇国将军的死定为病故。
徐通眼前一亮,随即问道:这个办法好,你觉得多少银两才能让镇国将军的死成为病故?
柳幕僚一托袖口,伸出两根手指。
二两百?徐通眉头一皱,二百两就想要封口,会不会太少了一些。
柳幕僚愣了一下,旋即解释道:大人,不是二百两。
那是两千两。徐通犹豫了一下,说道,两千两虽说多了一点,若是能平息事端,本官倒是可以拿出这两千两银子。
大人。柳幕僚苦着脸说道,也不是两千两,而是两万两。
什么?要两万两!徐通像是被踩了尾巴,险些从座位上跳起来。
他在大同做了这么久的巡抚,也不过才得两万多两银子。
柳幕僚苦笑道:大人,两万两真的不多,代王府那边需要打点,那位林长史也要打点,还有一部分银子要补偿给镇国将军府的人,朝中礼部需要打点,要是连内阁也能打点到,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