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重生之被拐儿童寻家记 > 第2章 寻亲

第2章 寻亲(2 / 3)

王大洋这人真心是个倔头。

采集血样那天死活不配合,就因为工作人员一句本来是安抚的话,“我们也是为了帮你。如果找到你的亲生父母,就能知道你的真实年龄了。假如未满18岁,有望从轻量刑。”

不过最后搞定他的也是一句话,“难道你就不想在死前知道自己到底姓什么吗?”

这下他算是老老实实配合着采了血样。

接下来的被押解去拍摄手部x光片测骨龄,他也没作妖,顺顺利利地拍完后又顺顺利利地回到看守所了。

dna样本需要送至省公安厅进行检验、盲比,这至少需要2,3天时间。

倒是骨龄检测很快。

而且齐天乐她在刑侦技术科有熟人哪,插个队什么的,小意思。

“测出来的骨龄是17岁半左右。但是你不懂,这玩意儿它不太准。正常情况下,骨龄跟一个人的实际年龄是比较吻合的。但发育提前或者滞后者,测出来的骨龄就比他们实际年龄要大或小一些。比如说,因为吃多了含激素的食品或是幼时营养过剩而早熟的孩子,他测出来的骨龄多半就比实际年龄大。而像你说的王大洋这种情况,从小那种环境,从儿童期到青少年期可能都在饥饿和过量的体力劳动中度过。那他测出来的这个骨龄就有极大可能是比他实际年龄要小的。况且,在法庭上,一般来说,单一的骨龄鉴定不能作为确定被告人年龄的证据。得有多方面的补充证明,形成证据链才行。”

“你说了这一大串,听得我都晕了。利落点好不好啊大哥?”齐天乐道,“说重点,重点!就说,这个到底能不能作为证明他未成年的材料提交给法院?”

“不能。”林*医利落道,“你指望我这个做证明材料,还不如打电话催催打拐dna数据库那边,要是找到亲生父母,有了出生证明户口本什么的,这才是硬材料。或者去这个王大洋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找其他证据,比如邻居的证实什么的。”

这结果既让人失望,又让人充满希望。

骨龄检测是17岁半左右,那就是作案时未满18岁啊。只要未满18岁,那只要努把力,早晚都能找出确切的证据来。

可惜,齐天乐注定要失望了。

省公安厅那边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傍晚dna盲比结果就送了过来。

王大洋的亲生父母找到了。

但齐天乐觉得,对于王大洋来说,这既是个好消息,又是个极坏的消息。

因为王大洋的亲生父母早在他失踪那一年就在当地公安局报了案,他的真实年龄可以直接查失踪人口档案。

郭煜,这才是王大洋的本名。

档案里记录的很清晰:

郭煜,北京市海淀区居民,1990年9月6日出生,于1992年1月1日失踪。

从1990年9月6日,到2010年5月13日,19年8个月多点。

王大洋,不,郭煜,他犯罪时已经年满18岁了。

犹豫了几分钟,齐天乐还是起身去看守所了。

“王大洋,你亲生父母找到了。”

“是吗?”他声音平平,听着好像没有丝毫即将与亲生父母相认的激动,“我姓什么?”

“姓郭,叫郭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