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从小到大都是标准的姐姐脑残粉一枚。
高凤竹叹了口气,道,“他们当初拿钱把我女儿当货物一样买了回去,我心里难受,现在我给他们钱,一定意义上也算是把我的孩子赎了回来。赎回来了,就跟他们彻底没关系了。不过这也算是我自欺欺人吧。”
没等高英兰回话,高凤竹又接着道,“还有一点,我害怕。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是按咱们之前说的做,万一将来娇娇知道了,她肯定会恨我。我特别害怕这个,想想就害怕。”
再说徐家人这头,下午事情商定之后,徐家岗的一群人就赶着回了村子。没办法,往他们村儿那边去的城乡公交只跑到下午5点半,甚至有时候5点不到就没车了,晚了怕赶不上最后一班。
徐树棵张红玲夫妇前脚刚到家,后脚他们二儿子三儿子就都回来了。
而且两个都鼻青脸肿的。
张红玲心疼坏了,他们家孩子听话,又是从小学习好,所以三个儿子从小到大也就他们爹拍过几巴掌,啥时候也没见被打成这样子过啊?
“咋回事儿?在学校里跟人家打架了?”她边说边摸了摸小儿子肿胀发紫的嘴角。
“嘶——”疼的倒吸一口气,三儿子徐飞凡歪头躲过他妈的手,“不是,你别管了。”
“我是你妈我能不管?你跟我说是谁?找你们老师没有?再不行明天我跟你爹去找他们爹妈去!”张红玲怒道,又招呼两个儿子说,“先跟我去卫生室叫医生看看。开点碘酒抹抹,好的快点儿
。”
“不用,药我们在学校医务室买了。算了,别说这了。是娇娇她哥。”二儿子徐超凡说,“我们跟老师请了两天假,书也带回来了,在家先学着。刚好后天是休息日,到大后天脸上好一点再去学校。”现在这样子,他们也没脸往学校去。
“她哥?”张红玲恍然。
她扭头朝丈夫道,“可能就是今儿在边上坐着,阴沉着脸一个劲儿盯着你看的那个半大小伙子!他提前走了你记不记得?我说呢,原来他是找三儿他们打架去了!”
继而愤怒,“我说呢!她那意思还怨我重男轻女!呸!乌鸦站在猪身上,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她自己不也是生了儿子之后才要了这一个闺女!?还骗咱们说就娇娇一个小孩。全国上下哪里不是养儿防老?老话没有说养女防老的吧?城里人,城里人又咋着?跟咱山里人不也差不多?算是个啥东西!有事儿她冲着大人来啊!咱是对不起她!但是你冲着个孩子来算什么英雄?!”
“那不是亲的,是她堂哥!”三儿子徐飞凡道。
其实徐飞凡以前也隐约知道让妹妹辍学去打工不对。
书上看到的东西告诉他,这是不对的,这是重男轻女,是腐朽的旧观念,但书上的东西太抽象,同时也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
周围的叔伯邻居告诉他,这很好很对很正常,你们是个难得的棒小伙儿,将来国家的人才社会的栋梁。你爹你妈你妹妹都替你你们骄傲,你们得好好学,考上名牌来回报他们。
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所见所闻也告诉他,这是对的,儿子跟女儿本来就是不一样的。
但这次那个自称娇娇哥哥的人,骂他们孬种,质问他们用小妹的血汗钱上学良心何在的时候,徐飞凡感觉心上像是被剥了一层皮。
他开始怀疑,或许他自己早就知道这样不对,只是他不敢也不愿意承认。今天下午被打这事,只是扯下了他心上那层遮羞布罢了。
别的什么理由都不是理由。
最明明白白显露在外面的理由就两个字——“自私”,他不愿意失去上学的机会,所以就自欺欺人地觉得这很正常。
他没还手,没脸还手。
看自己妈好像还要继续开口骂,徐飞凡近乎哀求地低声阻止,“别说了,别说了妈!你再说下去我真是觉得我没脸活下去了。他说的一点也没错,我一个男人,还是当哥哥的,就算要辍学去打工,也该是我去啊。”
“瞎说啥!我跟你爹好不容易把你供到现在。高一了!再过两三年就该考大学了!你去打工!?这明显亏本的生意谁会做!?你说这话对不对得起以前那么多年交的学费!”
“好了好了,都别说了。三儿,以后不上学的事不许再提!以后学费也有了,好好上吧。红玲,你也别说了。娇娇都成那样儿了,她亲爹亲娘出出气也是应该的。你想想,这事儿要是换成咱俩,你不去把人家家掀个底儿朝天才怪!人家现在已经够文明了。”徐树棵总结道。
他蹲在门口吧嗒吧嗒抽着自己卷的纸烟,接着说,“是咱对不起闺女。没本事,挣不来钱供四个孩子上学。打工这事儿,也是咱没打听清楚,叫闺女遇上个黑心老板,弄了个大病在身上,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治好。况且,往后......估计也见不着娇娇了
。她亲妈是个厉害人。”
说起娇娇的病,徐红玲气愤顿消,也不大声嚷嚷了,她沉默了一会儿,站起来说,“不说这个了,我去咱村上那几个家里孩子也在那边箱包厂打工的人家说一声,你也去问问,看看附近的其他村子里都哪家有孩子在那儿的,咱能通知几家通知几家。唉,谁家的孩子不是心头肉啊。”
其实徐红玲夫妻俩对徐娇娇那的确是真心疼爱,甚至比村子大部分人家对亲闺女的样子还要好。
或者说,单看对娇娇一个那的确是好的。
可是凡事怕对比。
在他们心里,娇娇跟其他人比起来挺重,但是跟任何一个儿子一比,她就被比到泥地里去了。
也不独他们这一家。
这整个村,整个乡,甚至整个县,大部分人家都是这样。
很多人家家里养的那还是亲闺女呢,遇上儿子娶不来媳妇,闺女该拿去换亲也就毫不犹豫的换了。
也不管对方家里穷不穷,那男人有没有瘸腿瞎眼,爱不爱打老婆。
有的女孩儿长到会走路就帮着家里做饭洗衣服喂猪扫院子,一辈子也没机会上一天学。
女孩儿的父母们不但不会以此为耻,还会互相对比,以自己有个“孝顺”、“听话”、“体贴家里”的女儿为荣。
越是穷地方,就越是如此。
吃饱饭了,才有精力讲道德搞文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