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钟应出了口气,提着胜遇出门时,胜遇尾巴都秃了,在魔爪下瑟瑟发抖,泪眼汪汪。
钟应很容易就寻到了君不意。
莲中君坐在小楼屋脊最高处,垂眸抚琴,一点曦光落在他拨弄琴弦的指尖,像沾了鎏金的玉,晃的人心慌。
火凤清啼一声,闻妙音而来,欢欣而舞。
钟应驻足听了一会儿,不由得想,不一样的。
他的君不意抚琴时,琴声中总有把小勾子,好像在对钟应说什么,引的钟应细品其间真意。
可是,眼前的莲中君琴声中什么都没有,令他空落落有些失望时,心尖又被扎了一样心疼。
他想让他开心点,无论是哪个君不意。
最后一个尾音悠悠荡开,火凤凑到君不意身前轻啄着他掌心的灵石。
钟应回过神,朝着那方向喊了一声。
君不意踩了片云似的轻盈落地,目光扫向秃了的大肥鸡,定格在一路延伸的羽毛上。
三叔头顶着一片淡紫色花瓣,从池面冒出来,脆生生的喊:“小侄子,侄媳妇最讨厌臟兮兮了。”
“我马上收拾。”钟应回了三叔后,又跟君不意说,“咋们把胜遇吃了吧,我挺擅长烤东西的。”
未了,附上充满杀气的一笑。
胜遇“嘎”的一声,吓晕过去。
最后,钟应并没有真烤了胜遇,而是简单下了两碗面。
昨夜君不意惊讶于魔君一手好厨艺,今天再次看到他忙碌,惊讶散去,脑海中闪过“洗手作羹汤”“贤惠”等与赤离君似乎完全不搭词汇。
钟应抱怨:“都你太惯着那只大肥鸡了。”
“那只胜遇是你养的?”
“你养的。”钟应回答,“要不是在你这里养了这么久,养成习惯了,我早就烤了,你瞧它长的多肥啊。”
“……”君不意养了两只听话的火凤凰,并不觉得自己会养一只学鸭子叫的丢人玩意。
“钟应。”君不意唤道。
“嗯?”
君不意声音缓缓响起,如在千山万水间回荡的梵音:“你当年重生回少年时,神魂与你少年时期的魂魄融合,才造就如今的你,我的情况却不同……”
手掌摊开,根根修长白皙,指腹泛着淡淡粉色,是他的手,亦不是他的手。
便如他们的道,分明是同样的道,他们却走向了两种不同的极端。
“我们神魂并未融合,他像是凭空消失了,可是,这世间谁能神不知鬼不觉令我“消失”呢?”
“你是说,你们可能交换了神魂?”
“嗯。”君不意点头,他想起了昨夜钟应睡前那句呢喃,不清不淡的说道:“若是我所猜不错,他很快便会回来的,你可以安心。”
钟应楞住。
半响,搁下玉箸,钟应拍了拍胸脯:“既然如此,你这几天就跟我混。”
自开诚布公后,两人相处倒是自在许多。
闲来无事,钟应领着一大堆人去了深林狩猎妖兽,回去时带着君不意偷溜去了最热闹的东城。
重明国熟人众多,碰到总是免不了被调侃一声。
君不意发现钟应每次听到“凤后”两字时,极轻微的撇了撇嘴,一副不喜欢却又无可奈何、甚至是听习惯了的模样。
钟应爱吃甜食,这些年来从未变过,走了一路便买了一路,毫不顾忌的边吃边走,并且样样都要递到君不意眼前,让他也尝尝。
到了拥堵之地,钟应还要去看看热闹,发现此地搭了个戏臺子。
戏臺上,站着一个身高不过三尺、背着厚重龟壳的老头,在他身后挂着一副横条——赤离君与莲中君。
小老头严肃的拱了拱手,就跳下臺了,很快,蜃兽朝上吐云吐雾,白茫茫一片间古香古色的建筑物缓缓出现。
两个穿着玉馨书院校服的少年从中走出,一个戴着面具,一个戴着银饰,虽然跟钟应两人长的毫无关系,但是不得不说面具和银饰足以以假乱真。
钟应眼角抽了抽,完全没想到老鬼居然混到重明国了。
这些年来,老龟写完了整整九卷《赤莲》,虽然在凡间并不流通,却收到了修真者的追捧,之后更是搭起了戏臺子,发扬光大。
第一幕戏,臺上的少年“钟应”就对少年“君不意”一见钟情。
钟应绷不住了:“瞎说,我才没有,没什么好看的,我们去别的地瞧。”
幸好莲中君并无意见,钟应松了口气,便听君不意说:“这戏臺已经搭了三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