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三国]香草门庭 > 第149章 惧怖之心

第149章 惧怖之心(2 / 2)

“不必,”小将摆摆手,不好意思的摸摸头盔,“若是无事,在下便继续巡视了。”

“将军请便。”荀柔客气颔首。

谁人知道呢,这位稍显腼腆的年轻小将,就是在历史中让曹老板翻车,丢了亲儿子和族弟,连自己都差点丢命的张绣。

张绣继续巡视,公卿们迅速散去,被董卓招回雒阳,任命为宫门卫的皇甫嵩嘆了口气,“今日伍君之举,实在是惊极失措,其人曾随已故张公征讨凉州,立过战功,还望太傅看在其为国效力的份上,恕其妻子。”

荀柔双手拢在袖中,“董公今日之举,实为震慑群臣,免其与叛党勾连。”

董卓已不再寄希望能与儒生文吏们合作,而是以反人类的行为震慑朝中公卿。

皇甫嵩苍老的、松弛的、布满皱纹的脸,更加惨淡了。

他领兵百战,当然能听懂荀柔的意思。

董卓要打大仗,而大战之前,统帅将领为稳定后方,会使用任何极端的方式和手段只为胜利。

他不再说下去,只以沙哑无力的老人的声音,感谢当初被招入雒阳时,荀柔在董卓面前替他打的圆场。

……其实,可能还有一个原因……

荀柔凝视向皇甫嵩,有瞬间想问他,明知道雒阳已被董卓所控,他为什么要卸了军职,空身一人入雒阳来。

但在最后一瞬间,他忍住了。

这种问题,已经没有意义。

无论皇甫嵩如何战功勋着,如何用兵如神,当他做出选择那一刻开始,就註定他只能做棋盘上的一枚卒子,能被人指挥着走,再无从主宰自己的命运。

好在,至少是一枚还可以用的卒子。

荀柔没有再多说,准备告辞离开,正在这时,身后却有宫奴追赶上来,道董公请太傅回去议事。

议事之处换了偏殿,不必再对着满殿血腥,着实让他稍稍松了口气。

议题干脆了当,如何阻挡叛军攻击。

其实也简单,雒阳周围历朝历代修建起八关,破关过后雒阳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而只要守住八关,外面的人也就无可奈何。

其中北向,东向的几个关口是防御联军的重点,需要善战勇将,函谷关是后路出口,防备西凉马腾、韩遂趁火打劫,南面四关,则在机动,一方面募兵采粮,另一方面也防备南面刘表等人突然出击,需要信任得过。

最后,大将徐荣派往守汜水关,段煨守函谷,李傕、郭汜、樊稠等人在牛辅的领导下守南面四关,而北面孟津、小平津

董卓望向荀柔。

怪不得,这样机密的军事会议,董卓也要让他参加。

荀柔看向吕布,见他虽还未反应过来,却也踌躇满志,跃跃欲试,点了点头。

“并州军自北来,熟悉关中一带地理,小平津与孟津二关,还需拜托吕侯。”

董卓将自己的大部队派出去,当然不敢将并州军留在雒阳城中。

“若是需要,柔亦愿一同前往。”

“含光为太傅,岂能轻离中枢,”虽然嘴上客气,但董卓在荀柔答应过后,表情肉眼可见的变轻松,“含光是先帝所聘的太傅,自当随在天子身边教导才是。”

不过,虽然这般,董卓还是安排了张济守孟津,让吕布守小平津关,两人互为犄角,自然也可为监视。

之后种种安排布置,不一而足,虽则急促,却也井井有条,并无慌乱,显示出西凉军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一面。

事毕散席,董卓要设宴,荀柔推辞有高堂在上,要回家侍奉父亲,又被董卓连夸了几句孝顺等词,这才被放了告辞。

殿外,月亮已至中天,天空澄蓝,寥寥几点疏星。

侍卫高举火把,护卫他一路步下高臺,荀攸照例在阶下轺车旁默然静候。

看见他,荀柔心中才缓缓落定。

抓着荀攸的手登上车后,车马驰出宫城,荀柔扶拭(围栏),抬头望向天上稀星。

今日大殿之上的一切,仍然如此清晰。

每个人面对恐惧的反应是不同的。

董卓今日在大殿之上的一切行动,除了为了要震慑群臣,还有另一个原因,一个董卓自己恐怕都不愿面对的原因。

他怕了。

十倍的军队,士族的支持,董卓甚至没过主动出击,只是寄希望凭借关卡,守住手中方寸之地。

如果说历史之上,董卓之败,大概就是从这一刻註定。

而对荀柔来说,最好的消息,是董卓终于要将雒阳的西凉兵将,派出去了。

“公达,”站在自家庭院中,荀柔看向荀攸,“并非是我告密。”

旁人家,他管不着,但荀攸住在这府中,他与哪些人来往,荀柔当然一清二楚,他不止清楚,也很容易猜到他们想干什么。

“是。”荀攸毫不犹豫。

“所以,伍君联络的西园军旧卒,你可知道详情。”

夜风习习,吹得广袖摇曳。

叔侄对望,荀柔静静的等待荀攸的回答。

公达,你真的愿意相信我吗?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