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三国]香草门庭 > 第199章 风来知草

第199章 风来知草(2 / 2)

让群吏继续,荀柔拉着荀攸和荀彧离了中军大帐,准备回自己帐篷开小会,走到门口却见门外军卫旁,还候着两个弱冠青年。

二人都穿着杂色裘衣,依然冻得瑟瑟发抖,脸颊发青。

“司马伯达?王伯兴?”

“见过太尉!”

眼看二人哆哆嗦嗦要跪,荀柔连忙道,“军营之内,一切从简…你们还是随我入帐再说话吧。”

王景鼻涕都要挂下来了。

“你们所谓何来?可是太尉府中有事?”

进了起居的小帐,点起火盆,让人送来米酒,再摆上几个小马扎,大家便环着火盆团团坐下。

眼看王景捧着热盏还哆嗦不停,荀柔忍不住就有点担心。

虽说王景作为王司徒之子,这时候能来就表明了意思,但这看着比他还虚,就…能不能干活啊?

“太尉方才之言,实在深明大义,令小臣佩服不已。听闻袁本初所强占河内,”司马朗嗓门洪亮,“臣在长安听闻,实在忧心如焚,义愤填膺,不能安枕……”

行了,荀柔很快听明白两人述求。

说白了,就是来要事情做,同时也代表家族,对他表示支持态度。

家族在河内的司马氏,特来此向他表忠心,是有意麻痹,还是真心向朝廷,还有待商榷,王司徒前头刚挖他墻角,转过来又对他表示支持,也是相当精分。

不过,来都来了嘛,不用也是浪费。

荀柔心裏琢磨了一下,按下不提,先向荀攸打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袁绍到底怎么操作的。

自然,荀公达来之前,已完全理清楚了逻辑,讲述得相当简练朴实。

但内容却让已有心理准备的荀柔,仍然忍不住陷入沈思。

首先,袁绍真正结盟的,不是公孙瓒而是乌桓与南匈奴。

乌桓具体什么时候结的不清楚,南匈奴于夫罗确是在被常山的平难将军打败后,投靠的袁绍。

所以,表面挑拨公孙瓒斗刘虞,实际上帮袁绍牵制幽州的,是后来的乌桓。

而袁绍拿下河内的保险,则是荀柔眼前的对手,一心想回水草风美的河套老家的南匈奴。

袁绍一方,竟把他的想法权衡,摸得清清楚楚。

既知道他一定会以幽州为重,又知道,只要在新入河内时将他牵制住,只要站稳脚跟,荀柔就不会轻易对河内出兵了。

这算阳谋吗?也不算,但即使再来一次,荀柔还是会选择保幽州。

就算先知道袁绍想要河内,他也不会将兵压到河内这边,毕竟若这样做,袁绍也大可以改道北上,与公孙瓒瓜分幽州。

冀州那地理位置,实在得天独厚。

而袁绍拿下河内后,他也不可能为了一个河内,耽误明年西征凉州,所以袁本初这个河内郡,算占实了。

“小觑天下智士。”荀柔想明白了,喟嘆一声,终于释然。

他是低估了袁绍的节操下限。

至于自己被看透,他不把态度摆出来,怎么让天下百姓相信,他是真心实意帮大家过好日子?

“不过,虽不能出兵,但也不能让袁本初得意。”

打是不能打,但舆论战可以搞起来。

荀柔这天大半夜不睡,也不看行军地图,写完给刘辩的解释奏章,接着就头脑风暴了一晚上,搞了一份袁氏占领区舆论宣传战计划书。

写完望着厚厚一迭,他不得不承认,自己除了为大局,还是有那么一点小心眼在。

于是第二天,荀攸接了奏章和计划书,以及一个河内出身的司马朗,又匆匆赶回长安去。

司马家既然愿意效力,自然要将他们放在最适合的地方。

而同时,经过三天简单准备,荀柔带上先头部队和军师参谋戏志才,急忙赶往北方。

中土北方的塞外胡族,一直以来都是一笔糊涂账。

纵观几千年历史,中原民族主要抵挡的侵略势力,全都来自于北方,但若是细分细看,就会发现,每一次,侵略中原的北方民族,其实是不一样的。

周朝,灭西周的叫犬戎,接着将刘邦围白登的是匈奴,到魏晋南北朝,最凶残的是鲜卑,到北宋,北方最大威胁是辽国,第一次成功占领中原的是蒙古,最后一次成功占领中原的是女真。

这中间,敌人始终存在,却常更常新。

到如今,曾在西汉耀武扬威的匈奴,已失去昔日荣光,只能依附于人,但大汉也分崩离析,暗淡曾经的威严。

战报不断传来,除了南匈奴倾巢而出,更有鲜卑、乌桓与白波军虎视眈眈。

张辽不如对方人众,雪天又难以补给,已渐渐退至平阳,与守军梁肃部汇合。

匈奴追至平阳,彼此正成僵持。

十一月中,冬至之日,荀柔领着先头五千骑兵,抵达平阳以东的襄陵,在此驻营。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