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
这一声仍旧低弱,却透着焦躁。
病卧的青年,乌瞳沈沈的望着他,艰难的向他伸出手。
这个动作,联系起近来缠绕他的噩梦。
梦中,在宫中长廊的尽头,堂弟就如此一般,向他伸出手,然后摔下来,背后或是插着箭羽,或是剑柄。
无论多少次,他都只能眼睁睁看着,无能为力。
荀彧握上去,手上冷汗涔涔,像握着一段寒露天气的细竹。
“好罢,”他妥协了,“近来,的确有些不安宁…”
张机不由望了一眼荀采。
荀采已恢覆平静,她向张机点点头,恭敬的作了一个请的姿势,“仲景先生,不如我们到外间继续?”
张机张了张嘴,终究没有说什么。
纵已结交数十年,他还是无法理解荀氏一族的人。
…
“董伯昭私出禁府,违抗御令,号令天子禁卫,伪造天子诏令,此事由廷尉接案审理。”紧闭的高阳裏门前,荀颢身后随着十余佩刀的廷尉吏,向前来探查的渤海王府都尉,以及吕侯帐下偏将魏续,从容一礼。
“至于荀太尉为流言中伤一案,已由廷尉审查,并无实事。”
“什么时候审的?”魏续立即嚷道,“我们怎么不知!”
“此事涉三公,郭廷尉自会向天子汇报,与君等无关。”
“荀君这话,在下可不好向渤海王交代。”渤海王都尉卫实神色不善的插话。
“渤海王一介藩王,京畿之事,本无权过问天时已晚,宵禁将至,廷尉办案无禁,二位将军还是早些归府为好。”荀颢拱手道,“否则明日恐怕弹劾渤海王、平阳侯的文书就要到天子案前了。”
“好好,太尉荀含光已倒,你家还如此嚣张!”卫实一时恼怒,竟拔出腰刀。
“都尉可想清楚,”荀颢丝毫不惧,盯着他的眼睛,语气不见一丝急迫,“当街击杀朝廷官吏,渤海王欲保全都尉,渤海王府中长史、诸丞,未必会保全都尉。”
卫都尉忍不住咽了一咽唾沫。
“董氏私调禁卫,流言中伤太尉,这二事关宫中,事关上公,都尉真要掺和其中?”荀颢一挑眉。
卫实不自然的动了动,在荀颢分毫不惮的目光下,犹豫再三,终于垂下刀
“你今日之言,我会如实禀告渤海王,你、你好自为之!”
送走色内厉荏的卫实,荀颢面前剩下魏续。
这一位,与那一位当然不同。
卫家被叔父折腾得没了根基,也就没了脾气,唯一有些才能的卫觊卫伯觎,又被荀公达按在了太学,卫实虽为其弟,却是庸才,靠着旧日名姓和家族关系,得在渤海王府混个职位,不经一吓。
但魏续,是吕布的姻亲、亲信。
跟着他到太尉府,要过虎符。
络腮胡子的大将,挺着壮硕的身体,一手按剑柄,虽然方才一时被他噎住,但荀颢知道,他并非用言辞可以吓走的。
“魏将军想来知道,荀太尉如今身染重病,未必能够痊愈了。”他嘆了一口气道。
“那又如何,荀氏事涉谋反,岂能就此放过?”
“如此重疾,就算痊愈,也无法再领兵出征,朝中为帅者,只有长平侯而已,然魏将军以为,长平侯就能大权在握么?”荀颢继续道。
魏续目光微动。
“昔日何大将军,在外威风凛凛,却处处听命与袁氏,如今吕将军境况如何,实不必细论,朝中无援,与公卿名门也不得亲近,不过为鹰犬爪牙,终是受制于人,纵有大军在手,难道要学董卓,自取灭亡?魏将军既为亲信,当为之谋。”
“难道如今荀氏能为?”魏续故作不屑道,“若荀含光尚在,或还可说,现下”
“朝中之事,不过平衡,况且,还有御史臺,”荀颢一副心有成竹的样子,“魏将军或许不知,御史臺知道许多公卿隐秘。”
“你们敢公开?”魏续双眉上挑。
“故与吕将军结盟,正是两便。”
魏续也终于离开。
荀颢吐出一口气,转向属下,“之后几日,还要辛苦各位。”
“尉正放心,我等必誓死以效。”
“多谢诸君。”荀颢长揖一礼。
破局在何处?他并不知,只是荀公达请他守住裏门,他便守了。
只是不知小叔父眼下如何。
若是听见近来这些事,又会如何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