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三国]香草门庭 > 第268章 一箭而定

第268章 一箭而定(1 / 2)

第268章 一箭而定

太阳渐渐升至正天,温度越发灼烈起来。

两面拔峭,顶面平缓处狭长延伸,而成起伏,这样的山势,在本地称为墚,大概就是像横梁一样的山的意思。

荀柔所站的阪道西面,就是这样一条近两裏长的墚,方才也因为如此,他才得以从容转至南面。

站在山岭之顶,居高临下,可以看清整个战场。

厮杀声,呼喊声,惨叫声,烈血飞溅,黄土蒸扬。

所谓草芥,所谓尘埃,个体生命在一场数万人的战役中,变得微不足道。

文丑一军的冲锋被阻扼在山的南面。

这一面比之两侧坡势稍缓,更易冲锋,所以荀柔将赶工建造的几架珍贵的投石车中的两架安放在此处。

坡上是排布整齐的射击战阵,箭阵齐整、稳定、密集,当敌人进入百步以内,杀伤力成倍数增加,胡车儿派遣出的亲兵护卫,护在西翼,防御对方绕后。

投石机装配、调试缓慢,但每一击,都会掷向敌军密集之处,打乱攻击节奏,阻遏士气。

“未想这投石之车,竟有如此奇效!”眼见袁军攻势减缓,性情直率的羌将胡车儿,直接出口称奇的。

荀柔密切註视着战场,闻此只轻摇了摇头。

投石车自古有之,尺寸比例,如何装配,前代兵书都有详细记载,却一直不曾得到重视。

他见过后世,再见到这种原始射击武器,也曾有过相当的幻想和期待,但现实却远没有想象的美好。

投石车原理简单,不过是杠桿而已,理论上当然可以通过增加力臂,增大投石重量和速度,毕竟阿基米德名言嘛,给我一个支点,把地球都给你撬起。

但问题是,这得多坚硬的杠桿,多坚固的支点,才能真把地球撅起来?

其中又需要付出多少财力,人力,物力?

就如眼前两架投石车,载重不过三四十斤,军中健卒都能举起,只是投石车投得距离更远,力量更大一些,但相应的,一掷所花费的时间,却是人体投掷的十倍都不止。

效率之慢,无论是攻城,还是守城,想要依靠此物,黄花菜等凉了都等不着。

放在一般战场上,三四十斤的石头固然重,但穿甲立盾的前提下,真正造成的杀伤力也十分有限。

而建造这样一臺机械,需要相当坚韧的木料,使用这样一臺机械,需要数名工匠协同,一旦重要的几根承重木断裂,只能更换无法修补。

总之,此物在很长一段历史上,未成为战场上的主角,是有原因的,绝非是这些年代的军事家头脑都不好使。

不过话又说回来,作为一个战争工具,投石车也不是废物。

攻城的兵卒是人,是人就会怕疼,恐惧,生畏避之心,投石车的震慑力拉满,特别适合配合其他攻击手段,给对手制造心理压力。

望着坡上逐渐迟滞的敌军,荀柔想了想,下令让两臺投石机暂停。

石头虽说是就地取材,但毕竟还有一个“取”字,存货也并不十分充足,况且

欢呼声,自山道方向传来,荀柔猛然回望,尚未看明战况,便已有兵卒前来禀告,称典将军已诛杀冲山的敌将。

“……好!”荀柔脸上的欢喜之色,迟了一秒才出现,“传首示众,再令典韦谨守坳口,小心袁军增援。”

无论如何,杀灭敌军将领,都不算坏事。

他只是担心,有此一着,袁军今日大概不会再出兵决战了。

持久战不利于己方。

士气好不容易鼓舞起来,但连日的辛苦准备,也让人神疲乏力,唯有一鼓作气,维持住这种气势,方才能取胜。

一旦拖延,疲惫就会涌上来,明日要想兵卒继续奋勇作战,今日战后就需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激励手段。

而且,随着拖延,山岭的优势,会翻转成劣势,且不说露营与扎寨之间差别,就说历史上马谡竟是怎么败的。

固然背靠河东郡,还不至于到马谡那样山穷水尽的地步,但失去黄河的船运,粮草的运输耗费也会大幅度上升。

总总累积起来,胜利的天平就可能偏转。

战场之上,巧与拙、优与劣之间,本不分明。

就在他心生担忧,开始考虑是否在放弃一部分地理优势的前提下,主动发起攻击之时,山岭之下,传来金鼓铮鸣。

袁绍竟在此时发动了总攻号令,霎时三军齐动,川谷震响。

荀柔长长呼出一口气,振作起精神。

袁军在他眼前,分开三路分兵,中军立盾走入山道,左右两路则从两面崎岖狭窄的山谷攀援。

显然,这是想利用侧翼两军吸引住我军力量,而使主力部队通过这段山路。

而只要袁军主力部队通过山道进入到河东腹地,哪怕并没有正面击败我军,在战略上,也是袁绍获得胜利。

这并不多覆杂,但在人数优势面前,就这样简单明了,却也是最适合的策略。

鲜明的黄旗,举起了两次。

正面的战斗即将开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