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三国]香草门庭 > 第306章 欢宴良辰

第306章 欢宴良辰(1 / 2)

第306章 欢宴良辰

孙坚,孙文臺,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三国演义裏,孙文臺未曾辉煌就死去,留下的只是模糊的影子。

荀柔没见过孙坚,但御史臺的情报,还是能窥测一二。

孙坚,字文臺,发迹孤微,原为郡中小吏,出行偶遇海匪,以一人之力勇猛追杀,将海匪砍得落荒而逃,从此显名。

黄巾之乱中建功,封别部司马,讨伐凉州韩遂建功,入中枢为议郎,平定长沙区星叛乱,拜长沙太守。

孙坚的前半生,简直是励志小说。

董卓霸朝以后,荀柔就比较清楚了,先是随诸侯起兵讨伐,接着与袁术同盟向东南发展,之后被袁术背刺,又重新投向朝廷。

情报之中,荀攸单独列出两件,在孙坚起事之初发生的事。

其一,孙坚起事领军北上讨伐,未见董卓,先杀了有私仇的上司,时荆州牧王叡。

其二,行至南阳,南阳太守张咨不愿助其军粮,又诱而杀之,使郡中震栗。

正因为两事,荆州上下对其不满,使之在刘表上任后,孙坚被逼走,才有之后投靠袁术。

久治扬州的刘晔,也来添了一则旧闻。

据说,当年孙坚看上同郡吴氏才貌,亲自上门求娶,可吴家看不上他,于是有拒绝之意,吴氏却劝说家人,“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

吴家与孙家同郡,乡邻之间,自然最是知根知底。

吴夫人以为家族牺牲之态嫁给孙坚,对其看法足可观之。

“刚挚勇猛,忠烈之士,虽小违不失大义。”这是华歆。

“轻骠悍戆,粗鄙桀骜,其性凶顽难驯。”这是刘晔。

至于荆州三人,或称之武烈,或言其粗鄙,大抵不脱华、刘二人评语。

“勇而无谋,僄悍滑奸,似项籍之亚匹。”

军师祭酒贾诩,在荀柔视线瞩目下,缓缓说出自己的判断。

祭酒就是祭酒,说话有水平。

顿时听取哗声一片。

项籍,即项羽,与普通猛将不同之处在于《史记》中有一篇本纪。

刚才没发言的众人,一下子被这一句激起来,掀起热烈反对。

荀柔双手捧着温汤,汤水飘荡出豆蔻、兰草的芳香,可谓清灵避秽醒神。

这场议论原本由他提起,此时他却像个围观群众,游离于激荡氛围之外。

尊崇大义,灵活小节,是华歆立身之本,也是儒生一贯处事原则,

剖释缕析,观相见性,是刘晔专研之道,也是其才具显露之处,

至于其他人,在孙坚归附朝廷,需要团结他剿灭袁术,并最重要,与荀氏联姻已定的前提下,的确再发表出惊人之语。

相比起他们,贾文和是诚心参讚,比喻,其实也颇为精妙。

若将孙氏三父子看做一脉之承,那么历史上,整个吴国兴衰,与当年项氏的兴亡,不能说一模一样,也是似曾相识。

只是,不小心就透出游离体制外,微妙的视若邻国的凝视感。

贾文和做军师祭酒这么长,又没什么战事,众人进取之心也渐渐压抑不住,这可不就群起而攻之了。

孙坚“难驯”,其实谁又安于现状?但凡有心气,谁驯顺?谁愿意被驯?

“行了。”水汽上蒸,视野朦胧,荀柔将盏往榻上一推,贾文和还是要捞一下的,“喧喧嚷嚷,一句项籍,尔等就惊慌了?”

他声音略有些沙哑,之前吹了江风,外感了风热。

“有将如狼,好过将士如羊!”

他站起身,环顾噤声的众人,出门而去。

家乡虽在河南,但实际上当算北方,南方这些香草,点燃焚烧他能接受,但煮成汤水,他实在有点受不了。

一直在角落降低自己存在感得司马懿,随众人一道俯首恭送太尉,心底却一顿紧张。

自从做下决定,他就不时疑神疑鬼,方才太尉那一句,他又觉得是话裏有话。

牙旗招招,旌旗烈烈,金鼓振振,犀角呜鸣。

靠近彭蠡,柴桑宽阔雄伟的水军营寨,就近在眼前。

长长的高桩木堤在水面蜿蜒,走舸小船灵巧穿梭,前后牵引。

楼船驰进水寨高耸宽阔的辕门,荀柔下了楼船乘艨冲靠岸。

一群银铠锦衣的军将、校尉已等候在岸边。

气度凛凛,身材敦实,面堂宽阔,厚唇短髭的中年男子,领众迎接上来。

荀柔先颔首致意,孙坚接着抱拳弯腰行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