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许久没受过这样对待,走出门时,他真的生气,但等坐上马车,穿过前来探望的人群,车外叽叽喳喳的讨论之声,盖过车轮辘辘。
孔桂渐渐平静,接着便是一阵阵涌来的狂喜。
成了!真成了!
他还记得那位的指点。
毒酒之事,荀家不可能不察觉,不可能不探查。
但宫宴上的酒,从源头起,到最后被倒在太尉荀含光杯中,中间经过无数人手,荀家仇敌数不胜数,在未确定前,荀氏不可能惊动宫中。
况且,荀氏如此欺压天子,他们又怎么能知道此时与天子是否有关系?
所以必然不敢声张,只能先暗暗查探。
可只需二三日,等到确定荀含光已无药可救,荀家就不会有心情再纠缠追查。
到那时候,真相不重要,没有荀含光,荀家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稳定局势,如何全身而退。
孔桂紧紧咬住袖口,免得自己笑出声。
荀含光若死,他就是离天子最近的臣子,再不受拘囿。
从此以后,还有谁敢小看他!
……
“什么?外间谣言,宫宴有人下毒嗷!”
在榻上躺了半日的荀柔,当即惊坐而起,结果忘记自己还插了半身银针。
被半夜请来府中看病的华佗,正倚在熏笼上瞌睡,也一惊醒,差点把熏炉推倒。
“怎么回事嘶!”荀柔拔下关元穴插的银针,幸好银针柔软,只是折了,倒还没见血。
秉承着来都来了的精神,他顺便让华佗诊一回,反正身体毛病多,不怕没得治。
“小心,小心!”华佗一脸肉疼的上前接过,“这可是我最好一套针!先师所传,我再没见过,能制得如此精巧针具的工匠!”
荀采沈着地就席跪坐,对眼前一幕喜剧视而不见,“是公达方才传来消息,昨日参与宫宴官吏,不少感觉不适,或呕吐、或下利,请医工诊治,多归因饮食。”
这又是哪一出?
看上去的确像大面积食物中毒?
谁人为此?
意欲如何?
装病?浑水摸鱼?
“公达已派人确认消息,只是究竟从何而起,却尚无头绪,故请你尽快决断,恐又生变故。”
“华公如何看?”荀柔看向太医令。
“我昨夜被你接来,还能知道什么?”华佗冲他翻个白眼。
“……如此,今日入夜后,就封闭城门、裏门,让公达明日一早,就入宫觐见天子。”
蛇都惊了,还考虑打不打草,就没什么意义。
想到未来的麻烦,荀柔无力地挥挥手。
至于这突来一出是什么人捣乱,等查过之后,自会分明。
……
共和三年,正月初三
荀攸一身黑色官服,于长乐宫宣德殿内得见天子。
再拜后,他双手上奉奏疏,“二日前,侍中孔桂、太医陈吉等,于陛下赐宴之机,以毒酒进太尉
在孔桂惶恐,刘辩惊怒的目光註视下,荀攸平平奏来:“御史臺今已查明,人证、物证在案,皆具表,请陛下裁夺。”
于此同时,宫城内外的抓捕行动,也已经鸡飞狗跳,人仰马嘶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