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谋断星河 > 第七章:力挽狂澜(下)

第七章:力挽狂澜(下)(3 / 3)

苏道:“帅旗之于黑旗军,便如萤火之于飞蛾,只要遣一佐人马扛上帅旗,前出点将台,沿战线外围向左移动,黑旗军的进攻方向必然会随着帅旗方向偏移,而左侧正是我军设好的伏击圈,他们一旦向左冲杀,立刻就会陷入我军的团团包围,如此则大势定矣!”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愣。

苏等了半天也没见人说话,以为又犯了众人的忌讳,正要另编个理由继续哄人,却听一阵洪钟般的爽朗笑声传来。

“哈哈哈,老子一辈子仗都打到狗身上去了,危急关头倒不如一个毛头小子智计百出,愧也,愧也。”

一位将军拍了拍脑袋,又喜又愧地站起身来。

众将随之哄笑起身,有人骂道:“得了吧,吴老二你大头兵出身,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也敢学着徐佐领咬文嚼字?要是指望你,咱北武卫怕早就全军覆没了?”

众将又是一阵大笑,气氛顿时为之一松,就连杨渭元脸上的阴郁之色都散了几分。

“诸位将军别高兴得太早,计策虽好,可刚才熊将军已经带走了最后一佐亲卫,现在我们要到哪去找扛旗之人?”

苏仍旧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让人看着好胜心疼。

几位将军对视一眼,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几分。

“这有何难,末将愿扛帅旗,将黑旗军引入包围圈!”

“末将也请准出阵!”

“哈哈,帅旗何等重要,那些士卒扛旗哪能放心?我辈扛旗正好不过!”

刚刚起身的将官们再度跪倒,请准出阵,苏连忙低下头,尽量藏好嘴角的笑容,那些大义凛然的将军们要是看到他这副阴谋得逞的样子,说不定立马就知道自己已经被他卖了。

杨渭元刮了苏一眼,说了一个“准”字,二十七位将官立刻起身抱拳,扛上大旗飞身上马,按照苏的计策朝战阵左侧疾驰而去,点将台上瞬间空了一大片,只剩下杨渭元父子和扶着曹公公的两个小宦官。

一切果然如苏所料,大旗一动,黑旗军内顿时呼哨四起,三千余骑立刻脱离即将崩溃的正面战线,似是飞蛾扑火一般向帅旗移动的方向扑去,一头扎进了早已设好的包围圈内。

恰在此时,又有一名传令兵匆匆赶来。

“启禀大帅,前锋营已经击溃沂水城中之敌,目前正在向中军驰援,现在已经加入对黑旗军的合围!”

一听此话,杨渭元终于松了口气,抚掌大笑。

“大势定矣,大势定矣!”

苏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下来,这才发现衣袍早已被冷汗浸透,浓浓的疲惫如潮水一般向他卷来。

任何一个指挥官都必须经历战火的洗礼才能成熟,苏虽然已在星空之上打了一年,但到了那个时代,战争更多的是冰冷的数据,已经见不到鲜血。

对苏来说,这场实战其实是一场化茧成蝶的蜕变,让他真正经受血与火的淬炼。

杨渭元似乎也注意到苏的变化,目视战场,意味深长地说道:“锐儿,义父今日对你刮目相看,但你得记住一句话。

手段花样皆是小道,大丈夫自当有大气魄,守得住底线才能长久,切不可为求捷径而自毁前程!”

“孩儿谨记义父教诲,终此一生莫敢相忘!”

苏连忙拜谢。

杨渭元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不再说话。

苏望着他的背影,心中一阵狐疑。

在徐锐的记忆里,杨渭元从未和他说过类似的话,而且他总觉得杨渭元这番话似乎意有所指,大不简单。

只是碍于战斗还未结束,他没有时间多想,只能先将这段话放在脑中,待今后有空再慢慢琢磨。

当苏重新望向战场时,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又出现了新的变化,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黑旗军的超强战力又一次刷新了苏的认知。

黑旗军的指挥官非常敏锐,刚刚在循环往复的包围圈里转了几次便立刻发现中计,开始向沂水城的方向突围。

区区三千余骑,竟然在重重包围之下如入无人之境,硬是从包围圈的薄弱之处从容地撕开一个裂口,然后扬长而去。

虽说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相比魏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而这样的军队竟然有一万之众,苏实在不敢想象,若是这一万黑旗全部杀至,除了用大炮把他们炸成肉泥之外,究竟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抵挡?

看着三千黑旗扬起的灰尘,再听着魏军此起彼伏的惨叫哀嚎,苏的好心情瞬间烟消云散。

真是耻辱啊,虽然粉碎了敌人的战略意图,但自己这边集合五万大军竟然连三千敌人都没能留下来,最多算是平手,这绝对是苏走上战场以来打得最差的一战。

未曾谋面的武陵王么?

苏望着沂水城,微微眯起眼睛,心中有一团火,越来越炽烈,脑袋飞快地思索着下一步计划。

时间站在敌人那边,现在大军已被拖住脚步,要如何活下去仍是苏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棘手了。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