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妇科医生 > 45

45(2 / 3)

他放开她一点,“才子加流氓。”他大谈起本真的冲动,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江小鸥恨不起来,现在的司徒是他的真面目还是曲子一完后,那个彬彬有礼的家伙是他的真面目。曲子还没完,和另一个人跳舞的丁小娜旋到他们身边,“聊什么啦,那么热络。”四个人就停了下来,司徒说:“关于生命。”

丁小娜说:“别把江小鸥搞得像学究,天使样一个人,让你搞坏了。”

江小鸥觉得她说那个搞字,非常刺耳。捶丁小娜一拳:“说什么啦?”丁小娜哈哈地笑。向白玉过来,话题又绕到青衣巷的改造上。

向白玉正好分管城市建设,她把一套关于拆掉青衣巷重建美好家园的方案交给司徒时,司徒却坚决反对。说她不可以急功近利,更不能破坏文化。向白玉弄不懂他说的什么文化,说:“难道就是留着破败的摇摇欲坠的木楼,让别人来嘲笑。”司徒看她激动的样子,缓和说再想想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改造青衣巷的方案暂时搁了下来。丁小娜一伙却在旅行杂志上发了很多青衣巷的照片,有更多端着相机的人来到青衣巷。可是到了夏天,因为小小的一次地震,青衣巷所有的房子好像都倾斜了,但是仍然没有倒下来。年轻人多数离开青衣巷在新城置了房子,剩下一些老人坚守着祖宗留下的老房子。又是一场暴雨,有房子倒了。有老人受了伤,向白玉带着人去慰问,专门去了郑婆婆家。郑婆婆看见大家进来,仍然稳坐在椅子上,房子里有股潮湿的霉味,阴阴的天光从天井里射下来,周围还是黑黑的。向白玉说:“郑婆婆放心,青衣巷会改造的。”

郑婆婆却说:“我不会搬出老房子。”

向白玉笑眯眯地说,“我知道你的心情,住了几十年舍不得,但是想一想,改造之后良好的通风采光,是不是更利于健康长寿。你问问那些保健院改造之后搬进新区的邻居。”郑婆婆说了句:“我受不起。”

跟在人群后面的石竹花说:“郑婆婆可以在老房子里等死,我们可不想。我做梦都想住新房。”

向白玉白她一眼,“石小姐说话可不礼貌。”人群中有人笑。才从外面当小姐回到青衣巷的石竹花脸红了。嘟噜了一句:“早就住腻这样的房子了。”

向白玉含糊地说:“好日子会来的。”径直和随从一起走了。

向白玉要改造青衣巷。大马也想改造青衣巷。一个为名一个为利。大马帮向白玉做的改建方案,放到已经是市委副书记的丁副书记的案前。司徒明远本来不特别在意怎么改建,只是向白玉这样越级让他心里不快,他通过省社科院找人做了方案,方案一出来,他真喜欢上这种保留似的建法。所谓保留似建法,是在保持原有青衣巷的基础上,修建平房民居,外观再辅以木质。大马的改建方案是拆除所有民居,修建高层花园小区。大马为此与司徒产生激烈的辩论。大马说浪费土地资源,司徒说是保留旅游资源。司徒听江小鸥说过保健院改造的利益流向,情急之下说了句:“不就是这样改造,你获利少点吗?”大马愣了片刻说:“我还以为你已经成熟了,你这样走不远。”多年来两个人第一次不欢而散。

司徒本来有些后悔,和大马的关系本来是哥们又像父子,说白了两个人是一条船上的人。大马也没有什么好硬的后台,所谓的靠山司徒的爷爷早就是住进军干院的一个没人朝拜的老头子,不过是大马的钱维系一种更大的社会关系,而司徒明远的年轻得志也是这个关系网上对双方都有利的筹码。司徒明远想打电话去和解,却接到向白玉的电话,说她已经把方案正式交给三江县委书记了。司徒很恼火,在电话里对向白玉吼了一通,向白玉平静地说:“司

徒县长,好风度啊。”司徒没有说话,向白玉提醒他,他住的房子也是大马送的。看似不经意,却等于明说她和大马才是一条线的。气得司徒骂娘。

江小鸥却不知道司徒的处境,她暗里调查保健院改造中资金走向,发现很大黑洞,可是当事人一个是已经提升的向白玉,一个人是朋友大马,她无法清醒地判断这一切,她只有找司徒明远。她到司徒家又说此事时,司徒明远说:“你做好现在,不要再管他们的事了。”

江小鸥说:“就没有地方可以查清?”

司徒明远看她皱起的眉头,“只是做一个单纯的医生多好。”

江小鸥很激动:“既然挑了担子,总要往前走,保健院的医生要生存。”

司徒明远说:“可是你总是纠缠过去,怎么往前?”

“纠缠?”江小鸥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司徒走到江小鸥身边,伸出手按着她的肩膀,以请求的口吻说:“放下吧。为了你,也为了我,放下。”

江小鸥沉默一阵,司徒抱她时,她抽身走了。回家后孤独像猫一样抓她的心,她想了很久,照以前杨船留的号码打了过去。杨船的声音愉快,江小鸥说了她的怀疑,杨船在电话里笑起来,“天真,明里不合法,暗里却是行业规矩。你就别管了,好好过好每一天,快乐才是最重要的。”

江小鸥放下电话,更是怅惘。几天后,向白玉打来电话,说银行的贷款可以暂缓,先保障大家发工资,业务上不去,大家意见大。这个时候杨木说大马够意思,修了房子,还帮她装修,就等她搬去新家。江小鸥去看了看,院子单独围了起来,开向保健院的大门上,杨木写的“杨家老宅”牌匾像某种身份的象征,进了院子,却是普通的川西民居平房,平房周围还很凌乱,只不过站在院子里,抬头就能望见一墙之隔的黄葛树。江小鸥进了房子,房间装修却奢华。她说她不能搬来住,房子是杨船的。杨木说,房子是她的,想什么时候回来就什么时候回来。江小鸥没搬,还坐在原来的二室一厅的房子里,她要稳定人心,不能让职工更有意见。

关于青衣巷的改革方案,二套方案各有千秋,虽属三江县委管,但是城市总规划在三江市,司徒明远和向白玉都在做工作,三江市委决定把两套方案公之于众,广泛征求意见,以青衣巷居民的意见为主。以郑婆婆为首的保留派和以石竹花为首的改造派,天天口水战。石竹花为了讨好向白玉,拿着纸笔,挨家挨户去签名,好些住户只是孤寡老人,并不想离开青衣巷,但是已经出去住的儿女却喜欢全部改造,廉价住进楼房。除了郑婆婆和凉粉店的老板娘,石竹花争取了所有住户的签名,支持向白玉。

向白玉风光无限,司徒明远却灰溜溜,在三江市委一次扩大会上,他被点明批评。散会后,向白玉说:“改造后的青衣巷,名字叫临江阁。”司徒明远看着她似笑非笑的脸,说了句:“大展身手的时候到了。”向白玉笑着走了,留下司徒明远独自对天空发了一阵呆。

一个下着大雨的晚上,他撑了一把黑伞走进雨中,没有目的地,只是想释放,他走到青衣巷,把伞低低地压在头顶上,他只看见雨密密地砸在青石上,碎成一朵朵莲花。周围静极了,只有雨的声音,他把伞抬高一点,看看雨中的巷子,心里有一种疼痛,这一切将消失了。强烈的挫败感再一次啃噬了他,他把伞再次压低,去了江小鸥家。他进屋时,江小鸥正躺在沙发上看一本书,看到司徒进来,她带着一丝慌乱把书藏到沙发垫子下面,司徒明远装作没看见,问帆帆不在,江小鸥说去杨木家了,现在很少回家。

司徒舒服地坐下,“下雨天最合适看朋友。”

江小鸥问:“你有好心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