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对不起,我的爱人是祖国[快穿] > 151、重振河山(17)

151、重振河山(17)(4 / 5)

他们也还来“上供”,没送过自家闺女了,但土鸡蛋和粮食都不少。

管山寨叫“咱们寨子”。

山匪们中的异议渐渐就消声了。

对方走之前指了指山寨中欲开的榴花,“颜色好啊。”

宁馥送他下山,临别之际握了手。

回来华轩问她,那军代表最后的话是个什么意思?

宁馥只是笑笑。

“他爱那颜色罢了。”她望向华轩,“日后若有一天要离开白马寨,你愿不愿意和我走?”

她语气温和,像平平静静地问下一餐吃什么。

华轩却觉得心跳加速。

他点了点头。

不问要去哪,不问要做什么。

1944年夏。

白马寨议事厅前的铜锣敲响三声。

滇缅战事告急。

日军飞机轰炸。

松涂县早已不是偏安一隅的小镇。老百姓日日如同惊弓之鸟,能跑得早就跑了,可多得是拖家带口,故土难离的。

如果连滇南的国门也破了,从此后,偌大国土,还有哪里可以躲避的呢?

去缅甸。

去缅甸打仗。

这个概念让许多人茫然、许多人惊骇。

这两个字不算陌生。松涂县已驻守国门,缅甸,实际上比口口相传的上海、北平,离他们都要更近。

不同的是,那里有凶残的日寇,那里不是中国。

说得好听,叫做为国出征。

讲得实际,就叫战死他乡。

即使是最最缺乏军事常识的人,也知道出国远征,是个什么概念。

这场战争的惨烈,哪怕是躲在这小城里试图偏安一隅的,最最软弱的懦夫,都一清二楚。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去与那些传说中几乎非人的侵略者作战,已经被大多数人默认为去送死。

马革裹尸,再不能归家乡故土。

宁馥声音沉静。

愿意离开的,现在发给路费。愿意和寨子出去大日本人的,留下来,写生死状。

寨中众人,皆有一一安排。

白马寨议事厅前,那面铜锣最后一次被敲响。

她一手组建的侦查排,急救班,全都留了下来。

宁馥道:“我组建你们,原是想尽全力保存我们大家的生命。”

“但现在,我或许就要带你们去死。”

“你们愿意吗?”

潘大刚带头说了愿意。

他在生死状上的摁下一个鲜红的指印。

山匪中许多人还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纷纷跟在潘大刚后面按了指印。

华轩是写的名字。

他的名字和宁馥写在一块,等众人散去,他又问了一句。

“你真的叫宁馥么?”

宁馥点了点头。

她依旧神色温和,只是道:“为什么这么问?”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