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我的1979 > 450、待客

450、待客(2 / 3)

李隆在在自家麦场停稳了车子,提着一堆的熟食卤菜下了车,看见了迎出来的李和道,“刘老四说要去接你,我就没去,大卡车在机场不好停。”

李和问,“你拿了驾照没有?天天这么开?”

大卡车可不是那么好开,没一定水平的人,开出去了就是真正的“大祸车了”。

“拿了,我们好几个人一起去考的,刘老四、李辉、还有招娣姐,我们一起去考得。我这个主意拉废品的,往省城去省了不少运费。”

庄稼地空闲了,人不能空闲,他的废品站更不能闲,这两年铁、铜涨价,哪怕是废品也跟着涨价,容易卖的出价钱,所以两口子忙得浑身是劲。

为了废品站的生意,他和刘老四等人果断的不再做国库券的生意了,哪个是长远,哪个是眼前,他们分的都是清楚的很。而且后来倒腾国库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他们越往后越没赚头,做起来没多大的意思了。

当然,几个人都没少赚,一年不到的时间,他们每人都赚了五六十万。

真停了也没什么心疼的。

赚到钱之后,他们一人买了一辆车,他跟李辉买的是大卡车,只有刘老四买的是面包车。至于他原来的拖拉机,他折价卖给姐夫杨学文。

杨学文要卖鱼,大卡车和面包车都用不上,只有拖拉机更带劲。

李和掂量了下李隆手里的熟食,笑着道,“大壮和刘老四呢?晚上都喊过来,还有陈永强、李辉他们,哦,对了,刘传奇和希同才也别忘了。”

“嗯,我等会就去喊。”李隆想了想又问道,“冬子喊不喊?”

“冬子回来了?”李和只记得李冬当兵去了,虽然是堂兄弟,可是这么多年毕竟没怎么联系。

“回来了,去年退伍后分到粮管站了,天天臊的不轻。”

“喊过来吧。”李和听出了李隆对李冬的不满,可是再不满意,也是堂兄弟,家里喊客的话,喊了外人,却没有喊堂兄弟,这不是让人戳脊梁骨吗?

王玉兰从厨房出来,继续补充道,“李志家那孩子也成小大人了,也能上桌了,别忘记了。”

“考上大学了?”李和对李志家的孩子的印象,还是停留在小时候。

李隆道,“在上大学,都大二了。”

“你看着办吧,他爷俩都喊着吧,还有该喊的都喊过来。”李和终究不怎么经常回来,家里的人情往来,主要还是要靠李隆。

李兆坤道,“我去老二家再借两个板凳。”

说完拉着李沛,爷孙俩去了李兆明家。

对于席面张罗的事情,他还是比较在行的。

李隆去喊人去了,段梅和王玉兰在厨房忙。

李和也没闲着,坐在小马扎上带着李柯剥毛豆。李柯捡一把,剥一把,手指非常灵巧,剥的比李和还快。

“二和,刚听你弟说你回来了。”吴老西拎着两条鱼来了。

“新打的?”李和给他让了一个椅子。

“刚从网里收上来的。填个菜吧。”吴老西给送到了厨房。

王玉兰给接着了,笑着道,“昨天他大姑才给送来几条,那水盆里还有呢。”

她自己大闺女家就是养鱼的,闺女隔三差五就要往这里送,家里面最不缺的就是鱼。

吴老西道,“河里的鱼肉细滑,晚上当盘菜好的很。”

李和问道,“烟真的戒了?”

“戒了,戒了,再抽下去,活不过了。”吴老西的脸色明显比以前好多了,眼睛都亮了许多,“何况,驼子那么大烟瘾都戒了,俺跟他比才哪跟哪。”

李和稀奇道,“驼子也戒烟了?”

“戒了。他前年,咳嗽了一个冬天,烟没法抽了,顺势戒了。”

“你家大丫头最近忙不忙?”李和最终放不下的还是招娣。

“去淮滨了,过几天才能回来吧。”吴老西叹口气道,“太要强了,也成老大难了。”

方圆几十里地找找,还有谁家的姑娘像她这个年纪没有开亲的?

吴老西跟着也瞅。

“进来坐。”李和抬眼见到了吴驼子拉着一个小姑娘进来了。小姑娘一只手被驼子牵着,一只手塞在嘴里,躲在驼子后面,好像有点怕人,“吴悠是吧?”

这名字还是他给起的呢,他只能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那么个可怜的小生命,居然都长这么大了。

“喊大伯。”吴驼子把吴悠的手从嘴里打下来,叮嘱她喊人。

“大伯。”吴悠怯生生的喊了,她看到李柯的时候眼睛一亮,挣脱了吴驼子的手,凑到李柯跟前了,还帮着剥豆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