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报考书院的学子不知凡几,又有几个是非书院不读的呢。”
“以老夫来看,在不在书院求学不重要,读不读书也不重要。贩夫走卒,不知儒家之义又如何?”
“只要为商的赚的是良心钱,只要卖烧饼的不偷工减料,只要当兵的不畏惧不前。甚至打铁的不偷偷少放一些铁料。”
“读不读书,当不当读书人,考不考书院,有那么重要么?”
叶如晦看着老人,仔细的把刚刚老人说的话重复了一遍,才现老人这番话,确实有醍醐灌顶的功效。
诗圣杜言说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也就是不过如此了。
可是,老人之前问的是,你为什么不报考书院,现在讲的是读不读书有什么关系。
这就好比,一个人打了你一棒,却又和你陈述了打人的诸多不好。
对于叶如晦来讲,老人的话固然十分有道理,可与先前的问题完全就是背道而驰,又有什么意义?
于是,叶如晦轻轻开口,打断了老人的话,“先生您说读不读书有什么重要,那又为何问我为何不报考书院?”
叶如晦平静的说出这一番话后,老人顿了顿,仔细打量了下叶如晦,才缓缓开口道:“我说读不读书都不重要,但是我却还说了什么人就该做什么事。”
“而你就应该读书。”
叶如晦皱了皱眉,对于应该,天生这样的字眼,他是打心底里不喜欢的。
于是,他开口,“难道先生认为,每个人的命运天生就注定了么。他的未来,就是用应该两个字来书写?”
叶如晦有些不满,所以他的语气也比较激烈。带着一丝丝火药味。
老人摇摇头,“每个人的未来,自然有每个人自己决定,你的未来也不是我能决定,也不是其他人能决定的。”
“但是,你的未来,你适合做什么,总有人看的比你清楚。”
叶如晦皱了皱眉,这一段时间,他皱的眉头够多了,但是他仍然开口问道:“我的未来会有别人看的比我更清楚?”
话语中已经隐隐有质问的意味了。
老人看着这个叶如晦,心里不知道在想什么,他轻轻开口,“你的未来我看的不清楚,但总会有人看的清楚。”
“比如,屈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