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有点儿担忧:“那现在怎么办啊?”
“东胜跑了附近几个县,搭上的关系,有布头子定期送过来。”禾真婶婶苦笑,“现在娃娃们都在外头想办法挣口饭吃,咱们总不能干坐着等娃娃养活啊。”
卫生巾卫生护垫看着小也不起眼,可是一个个的加在一起,每天的进账可不是小数目。
余秋按下心中的嘆息,点点头道:“这好歹也多了个进项。婶婶,我不瞒你,我是真舍不得各位婶婶嫂嫂姐妹们做重体力活。”
那个第一次生孩子就子宫脱垂的大肚子吓到了余秋,虽然他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先天性盆底肌薄弱,但如果她不是那么辛苦的话,或许就不至于那么惊险。
下田下地挑担子,用腹压的次数多了,身体当然吃不消。
坐着做手工活虽然也耗眼睛耗精力,但总比强行让天生体力就不足的女性去看重体力活来的强。
现在杨树湾的妇女做卫生巾也是记工分的,就记在大队的总账上,到时候换成钱,各个家庭再去自己的生产队换成工分拿口粮。
禾真婶婶的儿媳妇拿着缝好的卫生巾进来,后面再有另外一个小组专门负责订上暗扣。
她听了婆婆的话,笑着应道:“我们这儿要是能做花边就好了。我有个娘家远房表姐嫁到了萧山去,他们那边姑娘婶子都从厂裏头接挑花边的活,一个姑娘每天能挣一块钱呢。”
余秋竖起耳朵听,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既然萧山那边是光明正大的街挑花边的活计干,那就说明现在实际上还是可以出卖手工劳动力的。
禾真婶婶忍不住咋舌:“这多的钱?乖乖,那姑娘出门前岂不是要给家裏挣上几千块?”
儿媳妇笑着点头:“是的呀。我表姐邻居家有三个姑娘,她妈是挑花边的好手,带着姑娘出来也一个比一个伶俐。他们家两年的功夫就起了三间瓦房。没人真是把她家门槛都给踏破了,就想请个聚宝盆回家。”
旁边的姑娘婶子们,忙着手上的活计,也不耽误插嘴说话:“这能挣钱,谁家不赶着请啊。”
媳妇说的有趣了,忍不住笑出声:“他们那边可有意思了,家裏头女的挣钱比男的多,所以做家务餵鸡鸭,甚至带孩子这些活都是男的做。”
众人全都啧啧讚嘆,感觉跟看了西洋镜似的,无比稀奇。
杨树湾的老少爷们们虽然也没有喝酒骂街打老婆,忙的时候也会给妻子母亲搭把手,可谁家这些活计全是爷们儿们做,那可是要叫人看笑话的。
儿媳妇理所当然:“这挣钱多的可不就是腰板硬。男的又不能挑花。他们那个村子呀,生了姑娘都欢天喜地,因为姑娘多的人家能挣钱。要是谁家连着生好几个小子,爹妈都要唉声嘆气的,养不活呀。他们那边都是沙地,庄稼可长不好。”
宝珍竖起两只耳朵一动不动地听着,突然间冒出一句:“要是咱们挣的钱比男的多,是不是以后家务活也归男的做呀。”
屋裏头的姑娘嫂子们全都笑得不行,纷纷打趣宝珍是要找个招女婿,好叫人家天天擦锅抹竈。
宝珍不服气:“人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要是能挣这么多钱的话,我们人手一臺缝纫机。”
禾真婶婶笑得厉害:“不错,还是咱们宝珍有志气。”
她又嘆气,“可惜婶婶我不行了,眼睛花了,捉不住针线。”
“那可以打草绳啊。”宝珍不假思索,“我小胡哥哥做了搓草绳的机子,只要手一摇,放进去的稻草就自动搓成草绳。”
小接生员说得兴奋起来,“小田老师说了,以后我们杨树湾人姑娘嫂嫂们专门做卫生巾,婆婆奶奶们就摇草绳,小孩子餵兔子捡兔毛拾鸭蛋,家家户户都有进项。我们杨树湾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众人都被她鼓动起来,就连禾真婶婶也忍不住咋舌:“咱们杨树湾可真成金疙瘩咯。”
旁边有个身材瘦弱的姑娘细声细气地问:“那男人们做什么呢?”
“不管他们。”禾真婶婶十分豪气,“让他们下田下地擦锅抹竈去。”
屋裏头的女人们全都笑了起来。
院子门外头响起了动静,禾真婶婶喊了一声:“谁呀?”
郑大婶在外头应道:“是我。”
禾真婶婶过去给她开门,笑着道:“哟,你家的黄英跟秀华速度可不慢,这才多久功夫就做好了?”
郑大婶笑:“她俩手脚快,这活儿也不费个功夫。”
说话的时候,她眼睛往屋子裏头瞟。
禾真婶婶奇怪:“你在看谁呢?”
郑大婶赶紧摆手:“没啥,我就是瞅瞅。那个小秋大夫可在?”
禾真婶婶立刻要啐她:“你找小秋大夫直接说呗,干嘛这么藏着掖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