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七零妇产圣手 > 温度降下来

温度降下来(3 / 3)

大队书记抬手看了眼表:“差不多二十来分钟。”

田里头喊起来的时候,他正好看了时间,准备也下田去。

谢天谢地,余秋腿软地跪倒在地上,半点儿力气都使不上来。

像是为了鼓励吓得半死的医生,躺在地上的女人发出了声轻微的呻吟。这可是天籁之音啊,手里头举着盐水瓶的荷香婆婆立刻惊喜地喊出来:“大夫,小秋大夫,我家荷香醒了。”

“那就马上送卫生院。”余秋赶紧爬起来,检查了荷香的神智状况,又用手电筒对着她的眼睛照了照,赶紧招呼大队书记,“书记,有船不?她得去卫生院继续挂水。”

岸上传来了人声:“有,我们坐船过来的。”

说话的是个生面孔,看刘主任陪在他身边的样子,估摸着这人就是县革委会的干部。

余秋感激地冲他们鞠了个躬,她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人,索性只谈病人:“那麻烦能否借用一下船,她现在情况还不稳定。”

不想那大夏天还穿着长袖子的人居然也冲余秋鞠了个躬:“谢谢你,大夫,你救了我们贫下中农的命。”

余秋叫他躬身的姿态吓得不轻,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应对。时代背景不一样啊,谁知道县革委干部又是个什么情况。

好在治病如救火,谁都清楚不能耽误。荷香的精神虽然好了些,却并没有完全恢复清醒,反应很迟钝。余秋怀疑她出现了脑水肿,得尽快脱水治疗。幸亏荷香血压还算稳定,9864g,不然她要是低血压的话,后续治疗风险更大。

县领导干部下乡坐的船装了发动机,农忙时节河上又没有什么行船,一条水路畅通无阻。船开足马力往前冲,那激荡的水花简直跟瀑布一样。

余秋瘫坐在船舱边上,眼睛盯着荷香还没挂完的盐水,轻轻地舒了口气。冰棒箱子成了冰箱,在荷香身边围了一圈。她的婆婆正满脸紧张地看着她。

呵,幸亏她家还有个人在啊。

对了,不是说双抢的时候手艺人不许出去做工吗?怎么荷香的丈夫还能出门呢?

“荷香嫂嫂家的男人卫兵哥哥是铁路工。”宝珍小小声地跟余秋咬耳朵,“他很少回家的。”

余秋了然地点点头,现在修筑铁路的条件应该挺辛苦的,开山辟路,交通又不便利,难免长期不着家。

她有点儿同情这对婆媳。在农村,重体力活多,家里没个男劳力,的确过得不容易。

余秋的目光瞥向船舱外,大沟边上的铁锅已经越来越远,旁边的水车也一闪而过。

不对,哪儿来的水车?

她脑海一片茫然,她记得大沟边上没水车啊。先前田雨还说想让胡杨帮忙装个水车,省的她们再从沟里拎水来着。不过胡杨忙个不停,田雨也没找到机会说这个事儿。

“东胜哥哥跟小杨哥哥搬来的。”宝珍从船舱口缩回脑袋,“东胜哥哥讲要尽快让边上凉快起来。”

乡下没有电风扇,却有风力水车。

风推动水车激荡起水花,带来阵阵沁凉的气息。

余秋想到当时自己突然间感觉到周围凉快下来了,她本还以为是田雨她们找来了大扇子,所以扇的风变大了。

她挑挑眉毛,真心实意地夸奖了一句:“真聪明,这办法非常好。”

因地制宜才是大智慧。

作者有话要说:有错别字的话,帮阿金捉下虫,刚才我预览的时候发现了好几个错别字。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