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韩非子,参见古主!”
商鞅和韩非子来到大殿,恭敬跪拜道,两人有感,也许今后工作的地方,就在这座大殿。
“古主令,商鞅乃法家大士,精通改革,律法,乃不可一遇之贤良,亦有大帝修为,外可抵御一国,内可治理一国,特册封为大理寺卿,主持大明古朝律法,编撰法典。”
一名名叫风铃的宫女,手捧着旨意,大声朗读道。
“臣,叩谢古主!”
商鞅大喜,大理寺卿官品不低,从三品官员,但让他高兴的是主持大明律法。
对一个法学家来说,这可是无上荣耀。
“编撰法典,古主这是要干什么?”
朝官有点疑惑,暗自把商鞅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古主令,韩非子乃法家集大成者,精通法学,刚正不阿,提出的“法治、术治、势治”三者合一的统治思想,亦有大帝修为,册封为刑部侍郎,内阁大学士,法学院院长,协助商鞅主持编撰法典。”
风铃把第一份奏折递交商鞅后,又拿出一份奏折,大声宣读道,让本就震惊的朝臣,更加骇然。
刑部侍郎!
内阁大学士!
法学院院长!
这三个职位,可是涉及刑法,国政,教育三个方面,集大权于一身,整个大明古朝,也找不出几人。
许多人的目光,都看向郭嘉!
他们隐约感应到朝廷暗涌的洪流,一股新的学说,一股新的政治派别出现了,直接威胁丞相的地位。
大明古朝内阁,只能参与国事,几个大学士都没有身兼其他职位,现在韩非子加入,打破这一规定,势必约束丞相的权利。
“微臣,叩谢古主!”
韩非子恭敬行礼,拱手说道。
自始至终,郭嘉站在百官首位,一语未发。
“人已经见到,接下来就召开朝会,风铃,宣读旨意吧!”
余生不等众人发问,沉声命令道。
话落,御案出现一叠圣旨,帝威萦绕,让众人的目光,变得火热起来。
“传令,郭嘉自兼任丞相以来,夙兴夜寐,为国之发展,立下赫赫功劳,特赐予免死金牌一枚,除造反罪外,一律特赦!”
风铃继续拿着圣者,大声朗读道。
此话,如一道惊雷,震的朝官骇人,久久没有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