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魔踪 > 第140章

第140章(1 / 2)

’接着冷笑一声,又道∶‘万一弄不到,你就把妻子带来宴席,陪伴我和大人饮酒,知道吗?’“薛良无奈,只好回家和芙蓉商量,芙蓉叫薛良到湖边弄一些水草回来,放在一个盘子内,施起汰术,立即变成一候鲤鱼须。薛良看见高兴万分,忙送进县衙去,登时把那县令气得七窍生烟。又过了几天,县令又耍花招,要薛良送一盘活干虾给他,活的干虾,这不是存心为难人吗!芙蓉听了,只得按捺心中怒火,再施法变出一盘活的干虾来。县爷无计可施,硬诬陷薛良是“妖怪”将他送进牢房去。

“芙蓉在家中久等薛良不归,描指一算,算出薛良出事了,便找到县衙去。县令一见芙蓉,果然长得花容月貌,满心欢喜,假意说薛良正在赴宴中,欲把芙蓉骗进内堂。芙蓉是仙子化身,自然看穿他的阴谋,遂将他大骂一顿。那县令道∶‘你若不从我,我就立即把薛良杀掉。’当下命差役把薛良带到,却见薛良已被揍得遍体鳞伤。芙蓉一边落泪,一边施法在薛良的伤口上抚摸,但凡摸过之处,伤口就马上癒合。

“那县令看见,勃然大怒,令衙役去擒拿芙蓉。芙蓉忍无可忍,扬手一挥,立时一声巨响,雷电交加,洪水铺天盖地涌来,顿把衙门冲得土崩瓦解,随见一条白龙从天而降,背着薛良腾空而去。洪水停顿,整个县城被淹成一个大湖,就是这个蒲圻湖了。没过多久,湖中长出满湖赤白莲花,后人便称这些花为水芙蓉。”

霍芊芊问道∶“他们二人呢,芙蓉是否已返回天宫?”

紫琼道∶“洪水泛滥成灾,自然瞒不过王母娘娘,知道是芙蓉所为,当即召她回天庭,关进灵霄金阙。而薛良给白龙救回一命,落在雪峰山,出家为僧,从此再没有和芙蓉会过一面。”

辛鈃听后,默默无言,心想∶“王母娘娘如此绝情,要是她敢把紫琼关起来,我势必和她斗个没完没了。”

四人走了好一段路程,均觉肚子饿了,最后来到一个小市镇,找了一间小店吃饭。这里僻壤穷乡,自然无法和长安相比,店里只有几张木台子,蓬户瓮牖,摆设十分简陋。饶是这样,蒲圻湖却是鲜鱼螃蟹的产地,辛鈃一听,登时来了兴头,指手画脚的乱点,鲜鱼虾蟹,不久就摆满了一桌。

辛鈃边吃边道∶“娘娘说只要找到灵龟,便可寻得尚方家的后人,但茫无头绪,要到哪去寻找哩?”

羌花沉思一会,说道∶“我记得娘娘曾说过有‘灵龟观涛’这四字,看来这灵龟必定在靠水的地方,要不又怎能有观涛一说。”

辛鈃苦笑道∶“这里千山万水,江河湖池多不胜数,若是一处处去找,恐怕找上数月也未必找到!”

霍芊芊道∶“口在路边,这里的人总会知道吧。”

辛鈃一拍大腿∶“是啊!我真是笨得可以,怎会想不到。”

霍芊芊笑道∶“你本来就是个笨瓜。”

辛鈃狠狠的斜着一对眼睛,瞪了她一眼,便找店保过来问道∶“小二哥,请问蒲圻湖一带是否有只灵龟?”

小二想了一下,摇头道∶“灵龟我倒没有听过,但这里西南面有一座随阳山,山腰处有问赤塔寺,寺院门前确实有一只大石龟。”

辛鈃忙问道∶“嗯。请问小二哥,随阳山怎样走法?也小二道∶“也不甚难找,从这里往南走出十里许,便见有一石碑,上写有‘山随阳转,阳随山移’八个红字,沿着小路上山,便会看见赤塔寺。”

辛鈃道过多谢,遂与罕人道∶“瞧来这就是灵龟的所在,现在酒足饭饱,常言∶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咱们就立刻启程吧。”

四人依照店小二的指示,寻着那条小路徐步登山,只见满山郁郁苍苍,四处茂林秀竹,好一处天真灵秀之地。

辛鈃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这里遍山绿竹,真是好舒服!”

紫琼道∶“你可知道这里为什么遍山都是竹树?”

辛鈃摇头道∶“难道还有什么典故?”

紫琼说道∶“关于随阳山的竹树,仙录上早有记载。相传晋朝时,这里只是荒山野岭,处处杂草丛生,一些逃避当兵的人躲到这里来,十数年后,人口渐渐多起来,全靠挖掘野菜种红苕为生,生活非常之苦。一日,来了一位仙人,就是葛洪,他在山上的仙人洞结庵修练。这里的人便祈求他救苦救难,改善一下艰苦的生活。

“葛洪为了此事,便到普陀山请求观音菩萨。观音问道∶‘百姓何苦何难?’葛洪道∶‘百姓祈求衣食不愁。’观音菩萨说道∶‘若想衣食足,只有多栽竹!’葛洪又问道∶‘种从何来?’观音菩萨并没有说话,遂向南山一指,晃眼之间,随阳山上出现了一片茂密的紫竹林。观音菩萨最后说了声‘留种’,紫竹林中就长出几万根楠竹秧,接着隐然而去。

“葛洪大喜,便将随阳山的竹子分给山上百姓。次年一场大雪,雪压竹倒,葛洪见此情景,再去南海普陀山找观音菩萨,只见菩萨在说法道场口写了‘楠竹’两个字,葛洪会意,原来山上只有竹林却少了树木,便即赶回随阳山,吩咐人们在竹林问栽种一些树木,防止竹子被大雪压倒。葛洪为了感谢观音菩萨,就立了一条规矩,每隔六十年,竹林中要生长一根‘观音竹’,送到庙里去,抵奉谢恩。”

辛鈃笑道∶“无怪这里的竹林如此茂盛浓密。”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