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大人———”
门外是略带急促的敲门声。
刘蘅抬头,漫不经心地想———自从那位新皇帝派出代巡使的消息传开后,他这里就一天比一天热闹。
“这次又是何事?”他道。
终于见他开门的另一个下属惶恐地回答:“您的宗族找上门来了!”
他的宗族?他的宗族不是在雒县吗?
一念及此,刘蘅觉得自己的手腕好似又剧烈地疼痛起来。
“他们也敢上门?”刘蘅怒极反笑,“他们也有胆上门?”
他一甩袖子:“让他等着!”
祝凌带着大量的人马,脚程并不算快,昌黎郡晚去一日情况便坏上一份,祝凌也不想在路上耽误太多的时间,便决定将人分成两批,一批白天驱车赶路,另一批晚上接替,这样日夜兼程也需十日。
出行第二天,祝凌就开始搞事了。每隔一个时辰,她便会叫一名御医到自己的车厢里去。于是车队的众人便围观了一场奇景———有的御医满脸傲气地进去,失魂落魄地出来;有的御医愁眉紧锁着进去,兴高采烈地出来;有的御医满脸疑惑地进去,一脸匪夷所思地出来让人不由自主地对里面的情况心生好奇,宛如百爪挠心。
午间暂时休息,埋锅造饭之时,被祝凌约谈过的几位御医便在营地里那些大夫身边转悠了,时不时还提两个问题。例如某种药草的药性如何、哪两种药材放在一起可以治疗风寒、哪几种药材药性相冲?
这些问题是随机点人回答的,被提问的大夫有人可以很快地反应过来,有人却结结巴巴说不上话。暂时还没被约谈的几位御医在一旁有些摸不着头脑,其中一个喊住了同僚:
“你们这是在做什么呢?”
被喊住的御医露出一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笑容:“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发问的御医:“?”
被提问的那些大夫和没被约谈的御医一样不清楚情况,但有些聪明的大夫已经意识到了这可能是难的的机遇,不仅答得又快又好,还无师自通地学会了抢答,果然,表现的最出彩的几个不仅被问了名字,还得到了一句“不错”的赞许。
在御医考察大夫的时候,祝凌捧着水囊咕嘟咕嘟地喝水,她的嗓子快冒烟了。
小白云在她的意识空间里给她加油鼓气:
【已经约谈三个了,进度条30!努努力!今明两天就可以谈完了!】
祝凌:“”
这日子也太难过了。
“使君———”忽然有人凑到祝凌身边,声音里带着些许讨好,“已经午时了,那位先生当真不下来吃些东西吗?要不我给他端上去?”
这人是祝凌约谈的第二个御医,名叫李箫声,是个医痴,因为医术不错被招进了太医院,但也因为说话太直,不懂婉转———例如给后宫的某位美人看诊,美人身体并没有大毛病,只是想找个小借口让燕王怜惜,结果他当场直言美人身体没有毛病,就是想的多了,建议她平时不要胡思乱想;给后宫某个妃子看诊时,妃子想借中毒的名义来诬陷另一个人,结果他把脉之后耿直建议妃子不要经常生气,她身体里压根儿就没毒,顺便还给她开了几服败火的药材他的行为一度导致他在太医院里惨遭排挤,冷板凳一直坐了好多年,混得差点连太医院的学徒都不如。这次出使昌黎郡危险重重,太医院的人为了自己不被选上去,终于想起了在犄角旮旯里快发霉的李箫声,直接将他报上了出行的名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