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诡三国 > 第3664章 仲达惊雷破壁日,枭雄饮鸩断腕时

第3664章 仲达惊雷破壁日,枭雄饮鸩断腕时(3 / 4)

天子!

士族!

泰山军!

青州兵!

荆州降人!

如此等等……

各自不同的利益交错在一起,扭动着,缠绕在他身上,宛如毒蛇在他的座位桌案之下,也潜藏在他的脑海里面,时时刻刻,嘶嘶作响。

皇宫大殿当中的那位日益沉默的刘协,那看似恭顺实则深藏怨怼的眼睛,仿佛正透过数百里的距离冷冷地注视着他。

任何一次大败,任何一次权威的动摇,都可能成为那些仍心怀汉室的旧臣,甚至包括曹操身边某些臣子,拥立天子发难的契机!

许县,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

而士族……

冀州么,袁绍虽亡,其庞大的士族根基和潜藏的怨恨从未消散。那些阳奉阴违的豪强们,此刻恐怕正屏息凝神,等着看他曹操的笑话,等着骠骑的刀锋砍得再深一些,他们好跳出来『顺应天命』,在背后捅上致命一刀!

而豫州颍川……

曹操的目光在荀彧身上落了一下,便是转到了远方。

还有他现在掌握的青州兵,以及桀骜难驯的泰山军……

名为臣属,实为割据,听宣不听调,拥兵自重。平日里尚可羁縻,一旦豫州腹地告急,他们的忠诚恐怕比绢布都还薄三分!

到时候若是调兵前来,多半是明面上勤王的忠臣,实际上是趁火打劫的财狼!

当然,因为大汉信息系统效率低下,以及曹军主要的注意力都在关中方向的原因,此刻曹操并不知道,泰山军实际上已经开始趁火打劫了……

还有青州兵……

曹操为什么要亲自带领这青州兵?

一部分的原因是这些青州兵军纪散漫,只认曹氏亲族和金银赏赐,对朝廷法度嗤之以鼻,就像是在笼中的凶兽,如果不严加看管,它可不管咬下的血肉,究竟是冀州士族还是豫州士族的!

而另一部分的原因是曹操和青州兵,实际上都是『被抛弃』的……

贼、阉。

多天生地设的一对。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曹操也不可能放心让其他人,在没有他监管的情况下,统领青州兵。

还有一个隐患,就是那些归附的荆州士族……

蔡瑁、蒯越之辈,脸上堆着笑,眼底却藏着疏离。

这些荆州士族的归顺,曹操自己也明白,多半是迫于形势,而非心悦诚服。

曹操强大,那么曹氏就是他们暂时的避风港,而一旦这港湾出现裂痕,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会毫不犹豫地寻找下一个靠山,下一个的港湾,甚至还会反戈一击,在曹氏这里放把火!

『呼……』

曹操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胸腔里翻腾的郁结和压力都挤压出去。

帐内死寂,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他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沉重到令人窒息的压力,那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挫败感,更是一个庞大帝国缔造者面对根基动摇时,那种深入骨髓的疲惫和孤绝。

曹操他重新看向了荀彧,眼神复杂至极。

这位是他最倚重的谋臣智囊,但荀彧也是颍川士族的领袖!

在此刻是否还能有足够的忠诚?

在侧翼出现漏洞的时候,是否还能像是上一次一样,坚定的站在他的一遍?这一切的疑问,都让曹操看向荀彧的目光中,除了表面上体现出的信任之外,也暗藏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审视和猜忌。

荀彧何等敏锐,立刻捕捉到了曹操眼中那一闪而逝的冰冷。

他心头一凛,面上却依旧沉静如水,只是将腰背挺得更直了些。

『明公,』荀彧的声音打破了凝滞,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然,『汝南之危,刻不容缓!然我军主力不可轻动,以防骠骑主力趁虚而入。臣有三策,或可解燃眉之急,震慑内外!』

曹操微微点头,『文若请讲。』

『首重之,兵贵神速!』

荀彧语速加快,『请吕将军立刻驰援太谷,务求迅疾如电,不求歼敌,但求缠住司马,迟滞其兵锋,为曹子诚截断军堡争取时间!同时,明公需亲书手令,八百里加急送往荆襄,示郡县太守及周边乡村,务必严令死守!凡弃城者,诛九族!守城有功者,封侯裂土!此令需大张旗鼓,传檄四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