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朱辰的怒火,朝中所有官员都是犹如泥胎木雕一般,一言不发。
这些人非常懂得自保。如果王之臣惨败,那这时候为王之臣说话,肯定会被秋后算账。
在背后捅王之臣一刀,那就更不可能了。
王之臣为何如此行险,朝中上下无不心知肚明。
只要宁远城陷落,肯定是要有人承担责任。王之臣这个辽东督师怎么也跑不了。
而造成这样的局面,其实是因为朝中官员连同辽东将门抵制军票引发的。
王之臣如此疯狂,就是想赌一把。
赌赢了,王之臣安全上岸。
赌输了,王之臣的结果不会更差。
唯一苦的就是辽东底层的兵将。
朝中的这些官员虽然没去捅王之臣刀子。
但是也没人愿意替王之臣背锅。
面对可能出现的危局,所有人全都选择了沉默。
这让朱辰差点气炸了肺。
有那么一刻,朱辰甚至都想到了要启用袁崇焕。
虽然袁崇焕确实有些肆意妄为,但是却是敢于任事,而不是像现在王之臣这样瞎搞。
不过最终朱辰还是压下了自己心底的狂躁。
“既然如此,着令孙承宗带蓟镇督师孙承宗移师山海关。”
孙承宗在天启初年担任过几年的辽东督师,对辽东的情况比较熟悉。而且孙承宗的能力也是有的,让孙承宗去守山海关,应该问题不大。
唯一的问题就是,孙承宗年纪有些大了,很多事情可能会力不从心。
但是目前朱辰也没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皇上,那蓟镇怎么办?”
崔呈秀此时实在不想开口,可是他是现任兵部尚书。这种军队调动本来就是兵部的责任。崔呈秀躲是躲不过的。
朱辰一阵烦躁。
山海关现在确实是重中之重。但是蓟镇也不容有失。
毕竟蓟镇的外面,就是蒙古诸部。
原本的历史中,此时袁崇焕已经接替王之臣出任辽东督师。
更不会有朱辰强推军票这一幕。
自然也就没有了王之臣这一出瞎搞。
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让卢象升带着大同镇的军队移师蓟镇。”
朱辰一锤定音。
现在朱辰感觉自己就像是在拆东墙补西墙。
崔呈秀一时间也不敢说话了。
原本的大同镇地位和蓟镇一样重要,不过随着这些年蒙古诸部的没落,大同的地位是直线下降。
蓟镇因为靠近辽东,还比较受重视,大同的军备几乎等于废除。
崔呈秀当了几年兵部尚书,好歹还知道点兵事。剩下的几位内阁大学士都是清流出身,对兵事完全就是一窍不通。
面对朱辰的部署,所有人也只能尊令行事。
大同那边,刚好夹在三边和蓟镇的中间。只要蒙古诸部不大举入侵,应该问题不大。
等到崔呈秀和内阁几位大佬离开。朱辰忽然开口吩咐道:“承恩,让高起潜来见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