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人生在世,衣食住行,哪一样都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大时代的社会转型期,人的良知在金钱、**面前被时时拷问着。世界上最小的战争是一个人内心的战争,是正义,是邪恶,还是麻木,都是这场战争的结果。
人心向善,是人性发展的必然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的善良本性会战胜邪恶的**,还人们生活一片纯净的天空。
读了江梅的日记,一个殡仪馆女工的日记,作者感到纯善的人性,才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别的任何东西都如那过眼云烟,随风而逝!大道理讲多了就是能烦死人,不用拍我板砖,我主动──进入正题。开始今天的嬉笑怒骂!
10月28日日记全文如下:
今天,殡仪馆的大院里很热闹,不是别的,而是多了一群流浪狗。这些被遗弃的小动物被送到殡仪馆,亲,不用怀疑,我没有写错,你也没有看错,城里的各种流浪的小动物,如果被城管和警察捉住,就会被送进殡仪馆或类似殡仪馆的地方,做什么就不用多说了吧(建议亲们养小动物时要有始有终,千万不要不想养就丢弃。你一定会说,我又没杀它,放它出去,自生自灭吧。
亲,你错了,这些个小动物在城市中多半会被城管或警察捉住,你一定会说,那不是更好,城管会养活它。你又错了,它们的命运最终会被送到殡仪馆。送殡仪馆做什么,还用说吗)。
这个应急处理流浪动物的办法,是在**最严重时期,有关部门想出来的对策。就在殡仪馆的旁边建立了一个专烧动物尸体的火化炉(亲们不要有别的什么想法,不是和人一起烧,是单独烧的,和我们殡仪馆是没有关系的,只不过离的太近了)。
虽然说很是残忍,但**毕竟是很严重的传染性疾病,为了人们的健康,也就是没有办法的事了(据我们馆里的火化工老王说,那个**盛行的夏天,也不知道是工作人员太忙,还是有些人缺少对动物的同情心,很多小动物就是被活着投进火化炉的)。
那场恶性传染病结束了,这个火化动物遗体的制度却留了下来。也许是上天都有好生之德吧,不久,这个残忍的做法因一个人的出现而改变了。
张油(只是听大家这么叫,不敢确定是不是这个字),我们这个城市中有名的善心人,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收集着流浪的小动物,把它们运回自己的家(亲,得交待一下,这个张油开了个小型的酱油厂,还算是个富足的人家)。就在工厂的隔壁租了个大院,把这些个可怜的小动物都收养了起来。
时间一长,就连城管和警察发现了流浪的小动物,都会主动给张油打电话(向善之心,人皆有之,城管和交警也不愿意看到这些个可怜的小动物,就这么活生生的给扔进火化炉,有人愿意收养,就乐得送个顺水人情)。张油只是收养这些流浪的小动物,从来不把他们卖掉或送人,用张油自己的话来说,小动物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安定的家,就让它们住下来吧!)。
不过今天就不同了,城管的工作人员已经收集了几十条流浪狗,给张油打了很多电话,张油的电话一直关机。城管的工作人员没有办法,就又想到了这个以前**时期,留下的火化炉。由于这个火化炉已经废弃了很久,再加上他们并不专业,所以弄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能启动火化炉(亲们是不是感觉,和你们殡仪馆做邻居,你们那不是有维修火化炉的专家吗,帮他们一下,嚓,我们怎么可能去帮他们,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
半天也没有弄好火化炉,城管的工作人员只好悻悻的离开了(我们都为这些个小动物捏了一把汗,这下,总算是没有事)。
事情发展到现在好像刚刚开始。
正在我们谈论张油为什么不来收养这些个流浪小动物时,一辆运尸车开进了殡仪馆的大院,车上搬下的正是张油的遗体。原来张油这些日子心脏病又范了,一直病得很严重,昨天晚上在医院中,等待第二天做搭桥手术时意外死亡。怪不得这么多天都没有来收养流浪小动物。
张油死亡的消息迅速传开了,由于生前收养了太多的流浪动物,做了太多的善事,所以本市爱宠协会的会员还有社会爱心人士都来了,有的来到了殡仪馆,有的去了张油的工厂。
这一去不要紧,张油的老婆和儿子都很紧张,说什么也不让这些人进厂区(说是厂区,不如说是一个大的手工作坊,工人是没有的,只有自己家的三口人,唉,生意难做,再加上张油收养了这么多张的嘴,也一定花去了他不少钱吧)。
我善良的想法再一次被现实击得粉碎。
经不起这些人的软磨硬泡,最后还是进去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就此揭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