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也对,你们口音不一样”。
“……”。
交谈过程中,知道他们不是知青,还是从小地方来,对面的少年不再理他们,和过道那边座位的人说话。
张彧和凌江相看一眼,挺现实的,不过也正是他们想要的,清静,晚饭两人就用白馒头夹着咸肉酱吃,天很热,凉着吃正好。
吃完饭,凌江小声说:“之前玩的时候不想家,一坐上车我就特别想家”。
张彧点头:“我也是,归心似箭”。
一个晚上过去,兴奋的知青们变蔫巴,上午火车靠站,有几个人下车,也有人上车。
又一天一夜过去,早上七点,火车在他们市停下,张彧和凌江下车,也有些知青在这裏下车。
尽管市裏他们不熟,只是一下火车站,听着周围熟悉的乡音,他们就觉得亲切。
到这裏,回家的心更迫切,两人出了火车站,在附近饭店吃碗过水凉面,然后坐公交车到汽车站,坐九点的班车回县城。
颠簸三个小时到县裏,下了车,凌江说:“一下车,我心裏特别踏实”。
张彧说:“一样,去吃饭”。
吃了中午饭,提着行李到汽车站的简陋候车室,等到下午三点,坐上回公社的班车。
一到公社下车,凌江的弟弟妹妹围上来,张彧和他们打过招呼,提着两大袋和一小袋行李回去。
四点了,阳光还是很晒,张彧加快速度,回到村口,就有眼尖的老太太叫:“哎呀,铁蛋回来了!”。
“两个大袋子,铁蛋,你买了什么,这么多?”。
张彧回:“帮村裏人带的,你家也有,不止这些,还有邮寄回来,过几天才到,村裏没什么事吧”。
一个老太太说:“哎哟,你帮人买这么多东西,村裏能有什么事,哦,又有新知青来了,这算什么事,年年有知青来”。
“铁蛋哥,上海好玩吗?”。
“铁蛋叔,……”。
“……”。
一群小孩跟着他回家,到家,张彧放下行李,给每人发两颗硬糖,将他们打发回去。
一会,张建设和林三丫回来,两人高兴看着他:“回来了”。
张彧笑:“嗯,我回来了,家裏都好吧”。
林三丫喜悦说:“很好,没什么事,我给你下碗面”,儿子平安回来,真好。
张彧说:“不用,中午在县城吃,我去洗个澡再来说话”,一身汗臭味。
林三丫:“我去做饭”,早点吃饭,儿子饭量大,在外面肯定吃不饱。
张彧洗澡出来,就有很多伯娘,婶子上门,张彧和她们:“伯娘,婶子们,很多东西是邮寄回来,过几天才到,我收到包裹,大家再来”。
一个婶子说:“哎,铁蛋,听说你提两个大袋子回来,带回来的先给我们啊”。
张彧说:“我随身带回来的,大部分是自家的,大家不用这么心急,包裹过几天就到”。
大家听了,只好按下着急的心,回去做饭。
来人走了,张彧也不急着收拾行李,在院子裏转一圈,看什么都亲切,回家的感觉真好。
吃晚饭时,张彧和林三丫张建设两人说上海的景色,说外滩和高楼,还有他出海的事。
林三丫听了喜欢,儿子是见过世面了。
张建设听了向往,说:“三哥,我长大了挣到钱,也要去看看”。
张彧说:“会有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