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张彧又上学一个多星期,所有课程老师讲完,他就没有去学校,等毕业考再去。
没有去学校的第一天,张彧进山去查种下一个多星期的红薯,都成活,长出小小新芽,没有盖茅草的地方,冒出很多小杂草,他只好蹲下拔草。
随后在队裏种两天玉米,稻谷种完,秋玉米种完,农忙一过,在收春玉米前,大人们能松快一阵。
张建英做为小队长,一早去稻田裏查看稻苗,路上遇见张彧去挑水,开口问他:“铁蛋,你马上毕业,回来想做什么活?想进蘑菇棚吗?”。
张彧回答实在:“不想,想上工就上工,不想就不上”,农忙时就算了,平时让他天天从早干到晚,挣一点工分,到年底也没有分到多少粮食和钱,付出和收入太不对等,不干!
张建英听了楞住,他万没想到铁蛋是这个回答,自从铁蛋自立门户,脑子好用,敢去上海买那么多东西回来,人勤快,日子越过越好。
他楞楞直问:“你想游手好闲?”。
张彧笑说:“建英哥,不能这么说,我只是不想天天从早到晚上工,我去挑水了,你忙”。
张建英看铁蛋挑着水桶走远,回头继续走,心裏微微嘆气,心情有点覆杂,他自然知道铁蛋就是一整年不上工,也不会饿着。
村裏谁都能看出来,铁蛋有本事,他原以为他毕业后进城工作,但他和胡知青订亲,那就行不通。
之前铁蛋建议大队长种植蘑菇,事实证明,这个建议很不错。
他心裏有个期盼,铁蛋毕业后既然不能进城工作,期望铁蛋在村裏能出干大事,带领大家过好日子。
现在他居然说想上工就上工,不想就不上,唉……
张彧不知道张建英对自己有着过高的期盼,每天上工半天,中午休息两个多小时,下午和胡澜晃悠进山割猪草采蘑菇,大热天,在山林裏,时不时有山风吹过,也不会太热。
两人一边悠悠割猪草兔草,一边说话,话题很广,谈四大名着,谈各个朝代,当谈到宋朝,胡澜笑说:“我最喜欢宋朝,宋词,好多名人”。
张彧说垂眼说:“能人名人是挺多,但底层老百姓普遍过得不好,特别是靖康之祸后”,可以说是惨绝人寰。
那个时候的老百姓可以想像,过得多难,胡澜心戚戚:“战争最遭殃的是老百姓,我们今天的和平也来得很不容易,保家卫国的人最令人敬佩”。
“是”,现在普通士兵社会地位很高,这是非常好的事,不像以前,当兵保家卫国,还要被人看不起,被文人轻视。
“……”。
张彧和胡澜谈得越多,发现他们很多观点是一样,谈得越多,相互了解更多,感情越深厚。
胡澜在和张彧讨论问题的时候,觉得张彧思想不像他们这个年纪的人,有时她有面对老师的感觉。
他身上也没有多少少年的意气风发,有时沈稳,有时有些不正经,吊儿郎当,有时还会赖皮,像个小孩,有点可爱!
胡澜:男人可爱?咳!
这天傍晚,凉风习习,张彧提着两个麻袋,胡澜手裏拿一束花,踏着夕阳进家门。
走前面的胡澜身体一僵,张彧看过去,两个陌生女人坐在自家院子裏,一个年纪约五十岁,一个二十来岁,穿着都很体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