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柏兴比预计醒来的时间要早。
当时他还在icu,林大鹏在窗外看着他。
崔柏兴不是新闻专业毕业,他大学是学西方文学的。别看他现在黑黝黝的,当年毕业时,他可是正宗的小白脸,成天掉书袋,满口‘自由’‘民主’。
林大鹏那时还是新人警察,破获了一起凶杀案。凶手判了死刑后,崔柏兴作为媒体代表,来采访他。
林大鹏那会儿还年轻,也没见过啥世面,对上报纸这事很有些期待。他还特意写了草稿,准备借机宣传,让法制观念走进老百姓。
没想到,正式采访是,崔柏兴左一个‘人权’,又一个‘平等’,硬是把林大鹏问懵了。
那时咱们国情摆在那里,经济科研之类的确实不如美国,人们也没啥‘精美’‘精日’的概念。林大鹏还真的琢磨了美国这套,但是没琢磨明白。
杀人偿命这不天经地义的事吗。
他问眼前的白面书生,“这个,他是杀人了吧,法律判了他死刑,他不冤枉啊。”
崔柏兴义正言辞,“可这太不讲人权了。”
林大鹏更不明白了,“被害者不是人吗,被害者没人权?”
崔柏兴争辩道:“可死去的人已经死了,我们得更关注活着的人,不是吗。”
林大鹏就明白了,这人就慷他人之慨,站着说活不腰疼。
他觉得继续说下去也是浪费时间,于是建议崔柏兴,叫他去采访被害者家属。
他很快把这件不大愉快的事抛到脑后,直到有一天,他和警校兄弟吃饭时,听说崔柏兴叫人打了。
打人的正是凶杀受害者家属。
警校兄弟正好在那篇辖区派出所工作,他告诉林大鹏,崔柏兴在被害人家门口守了一周,被害者家属终有被他打动,同意接受采访。
没想到,说了不过五句话,他就被人打出来。
林大鹏当时只觉得的痛快,觉得这人实在活该。
他这时其实是有些看不上崔柏兴的。
在听到崔柏兴的消息是在五年后。
那时林大鹏已经结婚,林嘉乔也才出生不久。
有一天,他们收到群众举报,说发现一个传销窝点。
当时,这传销组织在海城骗了不少钱,但头目极其狡猾,警方蹲了好久都没抓到他们。
当时还是林大鹏的师父带队,因为消息准确,一伙人没费什么就把传销老窝端了。
后来,林大鹏才知道,举报消息是崔柏兴发出来的。
他为查出这个窝点,前前后后准备了一个月,挨了组织上层不少打,好几次还差点暴露了。
林大鹏还记得他师父感慨,“这小伙子还是美国回来的大博士呢,真不容易啊。”
林大鹏想不起来自己当时说了什么,但肯定没什么好话。
因为他当时还是有些讨厌他。
再后来,‘崔柏兴’这名字就和《有闲读报》一起出名了。
什么暗访盗猎的,卧底私人赌场……有那么一段时间,海城每次嫌弃警察效率低,总说“还不如人崔记者呢”。
林大鹏虽说还是不太待见崔柏兴,对他的却有不小的改观。
彻底认下崔柏兴这个朋友是那个妇女拐卖案。
买家所在的村子位置偏僻,村民抱团生活,宗族意识很强,当地民警进去调查,竟被打了出来。
崔柏兴是主动进去当卧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