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再次将创办公学的好处一一列举出来。
说实话,除了能够打破世家大族对文学领域的垄断和统治,创办公学能带来的利处大大滴有。
甚至可以说是大力的推动了文学发展,为后世各种文学方面的工作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总之老李把自己能够想到的所有好话都吐了出来。
而后,殿内一片沉默。
很快,身为智囊的房玄龄就站了出来,作为代表提出了两个关键性的意见。
第一个就是,国库没钱。
眼神好像还在暗戳戳的质问老李,国库穷成什么样了,你自己心里没点13数吗?
自己的大裤衩子都快被败光了,还在这吆五喝六的要为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呢?
你是怕大唐亡得不够早?
第二点,大唐大量的文学书籍资源都他娘的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书没有书,你就是想印刷,都他娘的是个巨大工程。
你想拿什么去建造学府?培养学子?
就光凭那无厘头的一腔热血吗?
该说不说,老房果然还是你大爷,一字字一句句直戳人内心深处。
直接就说到点子上了。
其余大臣就听着老房絮絮叨叨,时不时的点点头表示附和。
最后杜如晦还不忘上来补了一刀。
正所谓房谋杜断,老房是负责提出计谋的,老杜是负责做出决策的。
从前的规矩就是,老杜反对的事情,老李基本也就不打算继续硬着头皮干了。
这一次,就在众人都以为房谋杜断二人能够打消老李的一股干劲儿的时候,却不想老李竟开口反驳了二人。
“国库空虚无法支持如此巨大的创办工程,这一点朕与皇后已经想到了应对的办法,第二点,只要国子监和礼部点头,这都不是什么问题,不就是书籍吗?朝廷还能拿不出来?就算朝廷不行,民间不也还有许多流传着的文学书籍?国子监用的什么书,学的什么知识,公学的学府就用什么书,传授什么知识,不就成了?”
一句话,令人闻之色变。
这还是他们认识的老李吗?
做出这样的决定竟然这么草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