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六州歌头 > 第 30 章 二十七

第 30 章 二十七(2 / 5)

裴家给四公子准备的一应事物都是最好的。马车做了减震,在平坦的官道上安稳行驶半日,到了太平口。

三人下马车换渡船。

谁知渡口几处栈桥都被脚夫们占满了,正热火朝天地往大船上装货。

江上一列十数艘货船,船头船尾树的白底大旗上,都是鲜红的“柳”字。

烈日炎炎似火烧,他们就近寻了家茶水铺子坐下,等对方装完。

裴家的仆役们各自行动起来,摇扇的摇扇,泡茶的泡茶,又借店家的厨房做饭,拉车的马儿也得了隐蔽欢快吃草。

“这装的是春麦子吧?”贺今行看着脚夫把两个麻袋一左一右扛上肩头,麻袋两头向下垂,脚夫整个人也跟着往下沉了寸许。

裴明悯点点头,“柳氏自十一年起,就垄断了江南路的粮食买卖。”

汉中路不似江南路有繁多的作物品种,大部分土地只种植最基础的稻麦黍菽,与其他各路往来贸易最多的也是粮食。

因此与松江路并称大宣南北粮仓。

正是麦覆陇黄的时节,刈麦的农民从早忙到晚,才有这一艘又一艘运往别路的粮船。然而他们自身却未必能吃上一粒新麦磨出的面粉,就算能,也未必肯吃,因为新麦与陈麦是两个价钱。

贺今行看着大汗淋漓的脚夫们出神。

裴明悯说:“柳氏从无名布商做成收拢南北行会的第一商行,当真厉害。”

“江南路是柳氏发家之地,也是柳氏商行的大本营。其大当家柳飞雁虽是个女人,然初出茅庐时就眼光独到、行事果敢,做到今天这一步不甚奇怪。”张厌深喝了口茶,“只是柳家人丁稀少,依附者众多,却未必个个忠心。”

裴明悯:“商人本性逐利,不可轻信。”

闲谈间,一名白衣金冠的少年走过来,拱手先叫了声“先生”,再与另外两名少年打招呼。

贺今行拉开空着的条凳,让对方坐下。

他发现这人真的酷爱白衣,除了书院的襕衫武服,就没见过对方穿其他颜色的衣服。不论长袍短打,都是一身雪。

“从心怕是天将明就来了吧?”裴明悯倒了杯茶给浑身冒着热气的少年人。

柳从心一饮而尽,轻轻呼出一口气,才微微点头,“新粮出时,就是存粮青黄不接的时候,到处都催得紧。人手不够,书院正好放假,我便来押一趟。”

“你们别急,快要装完了。”他又自己倒杯茶喝尽了,然后高声叫茶铺的掌柜过来,让对方给脚夫们准备解暑的茶水。

说罢撑着头闭上眼休憩。

柳氏商行的生意遍及大宣,凡是商队经行处,无不知柳氏之名。因其纵横江南路,与当地官府关系密切,民间便称“江南柳”;又因其名下布帛等产业上供皇室,也有人戏称一句“皇商柳”。

这个“柳”是柳飞雁的柳,也是柳从心的柳。

柳家三口人,男丁仅柳从心一个。

商贾做到极致仍是商贾。要实现阶层的飞跃,唯有读书入仕一条路。

虽然亲娘并不让他一心只读圣贤书,如何养他姐姐的,便如何养他。但这给了柳从心更大的压力,他不仅要维持家业不堕,还要再向上更进一步。

除了拼命,别无他法。

贺今行听着柳从心绵长的呼吸,知道对方就这么坐着睡着了,心下不免叹息。

人活在世上,没有谁容易。

求饱暖,求声名,求权力,各种各样的欲望或来自本身或来自他人推挟,终归无穷无尽,不到死不能休。

有人从背后经过,扯了扯他的衣摆。力气很小,不带丁点儿恶意。

他回头看去,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望着他,眨巴眨巴眼,叫了声“哥哥”。

再往上,一张干巴巴的老脸不好意思地对他笑了笑。

“还没问过老伯贵姓?”贺今行随老人一家到角落的桌子,问道。

“贵不敢当,小老儿姓王。”王老伯请他坐,

“上次你和另一个年轻人救了我们祖孙,还没有好好谢谢你。”

老人说着要向他鞠躬,他扶住老人,“您的心意我知晓,不必如此。您这是要去哪儿?”

茶铺的伙计送上两碗茶水,老伯让两个小孩儿分一碗,给他一碗。

然后一边擦汗一边说:“我那老房子被冲垮了,官府说了以后会帮忙修新的,但是老在悬壶堂住着也不好……我打算去找我儿子,就是我这两个孙孙的爹,他和他媳妇儿在江南路做工。”

“正好孙子孙女儿也到上蒙学的年纪了,我不认字儿,也不知道怎么找学堂。”老人咽了口唾沫,絮叨起来,“听说那边花样多,我也能做点小工,说不定比种地强。哦,我让村长看着我的地,等孙孙长大了,我就还回来继续种地。唉,我们稷州的地好啊,土肥得很,就是……”goΠbo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