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简彦军扣这么大的帽子?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原因与性格有关。
别看张高阳在同学们面前一脸严肃,很少在大家面前发表不利于社会安定团结的言论,可是在骨子里,这其实是个愤青,他对社会上的很多不平等、丑陋现象都有着强烈愤慨。
在前世,两人在私下里交流时,余文钢可不止一次听张高阳发牢骚,喷这喷那的。
这一特点是可以利用的。
人心可欺。
因此,余文钢准备给简彦军扣上一顶大帽子:fb分子。
曾几何时,前世的余文钢也变成了fb分子中的一员,开始经常出没于高档餐馆,接受他人的请吃请喝,一顿饭就能吃掉几千甚至上万。
可他现在毕竟重生了,还没再次fb堕落,因此,现在并不妨碍他来带节奏,以带着张高阳去喷人。
“你想啊,像简彦军这种人,毕业后一旦走上社会,想让他们在专业上有所建树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他们要想发展,就只能削尖脑袋往领导岗位上混。”
“一些在学生时代就如此fb的人,到了领导岗位上还指望他们能有所作为,有可能吗?”
“如果当领导的都是这样一帮人,你说咱们中国还有没有救?”
余文钢立即以几句反问的方式自圆其说。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诡辩,解释起来稍稍有些牵强,但余文钢把问题直指fb问题。
这立即又引起了张高阳的强烈共鸣。
作为一个七零后,张高阳对国内社会风气的变化,感触比余文钢还要深,因此他更为痛恨社会上那些贪官污吏。
如果简彦军这样的人步入社会,并且当上领导的话,确实会祸害一方!
张高阳立即就认可了余文钢的观点。
可现在他该怎么表态呢?
如果他还是学生,那他一定会引余文钢为知己,一起来义愤填膺地声讨简彦军丑陋行为。
可问题是他现在是老师。
作为老师,化解矛盾,避免冲突进一步扩大是首要任务,因此,现在的他不能瞎表态。
“你们怎么看这事?”
张高阳开始问在场的其他同学。
既然不能瞎表态,那就将此事发散出去,让大家一起来讨论讨论。
张高阳想趁此机会,来了解一下本班学生的思想和认知能力,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一些好苗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