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华为的汽车项目定位为电动车领域,这一决定是他跟余老板在遵义时经协商后明确的,这么说来,余老板确实应该是在遵义动的同时也搞一下电池项目的念头。
只不过在那个时候,余老板对电池领域也是外行,于是并没有跟他提及这一事情。
然后回江陵后,余老板表面上是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只顾着带姚安娜四处疯玩,可背地里却在查阅相关文档,恶补电池领域的知识。
最终在今天,这家伙找上了季老,明确了正式进军电池领域一事。
……
不得不说,想象力这东西还真是妙用无穷,因为余老板一向不屑于解释的风格,逼得老任不得不自己去脑补,然后补着补着,他得出了一个让自己感觉舒服的推断。
一切看似都合理了。
余老板这混蛋,一向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因此哪怕他在遵义时对电池领域还一无所知,可只需给他一点点时间去查阅资料,他就能比内行更内行!
也因为这混蛋的过目不忘天赋,自己才被鄙视!
至于为啥自己跟大胡子一直到今天才知晓这事,也很正常,这混蛋做决定,有几次不是临时起意,头脑一热就突然来了的?
老任想通了。
可就算想通了,他心里也还是有怨气残留,又问吴鹰道:“你不觉得这样也太突然了一点吗?你能适应他这种风格与节奏吗?”
打心眼里,老任还是不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被搞得如此被动,于是还尝试着拉拉同盟,来劝余老板改变这种临时起意的行事风格,以免搞得他跟吴鹰太过于被动。
吴鹰是怎么想的?
“还好吧,反正我已经习惯了,每一次,我突然接到老板的通知时,我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带着耳朵去听就是了,不要指望能跟上老板的思维,更不要指望在洽谈过程中发表自己的意见。
“等洽谈完成后,再去恶补功课,按老板的意思去实施到位就好了。”
这就是大胡子的答案。
其实一开始,吴鹰跟老任一样,也有点不习惯余老板这种东打一枪、西打一枪,看似没章法也没提前通知的行事风格。
比如说突然决定投资腾讯。
又比如说突然挖鲍岳桥搞操作系统。
再比如说突然决定成立理想影视传媒。
除此之外,跟亚马逊的合作,找操盘手大买亚马逊的股票之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