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商会执委仍然为各自利益争执时,从西北出发已经六天的青年近卫军终于踏上京畿之地,六天行军三百五十七华里,青年近卫军终于在共和7年6月24日,进入昌平。出人意料的是驻昌平模范军第一师一旅虽未通电全国宣布中立,但却留守军营未出,对总统府、国务院下达的戒严令根本就不予理会,任由人数增加至六万的青年近卫军经过昌平朝不足百里的京城进军。
“陈旅长,相信我,你做出了最为明智的决定!”郭云深喝口茶对王丕焕说道,花五十万从为青年近卫军买条路,这种财大气粗之事,恐怕全中国只有西北能做出,为青年近卫军进军京城,为确保学生的安全主任划拨整整五百万款子,五百万相当于当年先大总统善后大借款的五十分之一。
用五百万元买通南口到京城一百多华里的路,几乎相当于用银元一块挨一块从西北一路铺到京城,曾在热河都统府出任幕僚的郭云深知道在中国只要有银子,没有办不成的事,但像西北这般不拿钱当钱却很鲜见。作为司马的幕僚之一,郭云深在这一年多一直做自己的老本行,在京城和国内各地奔走,用西储券为西北打造基础,为将来做准备,郭云深已经记不清楚送出去的大额本票有多少,但让郭云深深深体会到 “银弹”和炮弹结合的威力。
“什么是西北的力量?一是边防军的实力、二是西储券的威力,在中国没有任何人可以抵挡银弹与炮弹相结合的威力。”这是司马的名言,王丕焕正是在银弹诱惑、炮弹威胁下同意保持中立,尽管段祺瑞对王丕焕有栽培之恩,但没有人可以拒绝西北开出的条件。
“明湖先生,不知西北入主中央后,会如何安置我等中央陆军及中央模范军部队,到时还望明湖先生为孟言多加美言,明湖先生明白孟言可是一直心向西北!”王丕焕谦卑的询问郭云深。钱要拿,未来的命运也不能不关心,尽管五十万足够办一家规模不菲的工厂,但王丕焕还是希望留在军队中。王丕焕心中期盼西北入主中央后,能像当初吞并黑龙江、山西一样,直接把中央陆军、模范军纳入西北军体系,如此一来可以保证自己不失去权力、地位和金钱。
“这个……孟言老弟,届时明湖一定会为您进言,相信边防公署一定会考虑您中立让路之举,请孟言老弟放心,公署从来不会亏待任何朋友,相信对此孟言老弟也早有所耳闻,再则模范军系中央陆军体系内精锐,请孟言尽管安心,静待佳音!”郭云深磨棱两可的回答道,按照边防军惯例,但凡投诚部队一定会被纳入边防军体系,只不过要去芜留精,而军官亦需交流整编,通过掺沙子军官交流控制军队,这是边防军惯例,不赶尽杀绝是边防军最大的长处。
上乌金斯克是边防军占领的第一座俄罗斯大中城市,尽管表面上伊尔库茨克沙俄政府成立后,贝加尔州以及雅库茨克州边防军直接控制省份行政权已归还沙俄政府,但两地州省行政权仍由边防军建立的维持会行使,只不过取消了维持会建立的地方自治政府。作为交通枢纽的上乌金斯克被边防军占领后,便成为中国军队集中驻防的要点地区,驻西伯利亚十五个师之中,有五个师驻于贝加尔以及雅库茨克州,两地是征俄中国军队大本营。
端坐首席的段芝贵看着仿徨的第五、第七以及三师的团以上官佐,显然对现在的变局手足无措,既不愿背叛总理,亦不愿做国家罪人。虽说平日里段芝贵鲜少指挥部队,而在上乌金斯克公寓之中和自己养的几十个俄罗斯贵妇吃酒打牌,恣意行乐,大多数时间是搂着俄国贵妇成天宣淫不止,但现在段芝贵也没了心思。
过去驻西伯利亚模范军是中央和西北蜜月的见证,模范军一共只有十五师,除去五个改编师外,陆军部直接控制的只有十个师,为支持西北国战模范军四师北调,接受西北边防公署指挥,驻西伯利亚维持秩序、保障交通、剿除赤匪、展扬国威,国人对模范军在西伯利亚以及远东表现亦称讚有加。现在西北中央纠葛渐起,驻俄模范军就成为焦点,尽管第三、五、七师官兵仍像过去一样执行远征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未有一丝怠工,但随国内消息不断传来,三师上下近六万官兵心态多少受到影响。
驻贝加尔三师名义上归属西北驻俄远征军司令部协管,实际上模范军从作战到兵员补充均在边防军之外,而模范军作训总长兼第三师师长段芝贵则是三师最高指挥官,段芝贵系段祺瑞表弟,正因两人亲戚关系,才使得驻俄模范军上下无所是从,一旦段芝贵因私废公与西北军兵戎相见……。从感情上来说,一年来的朝夕相处,三师官兵早已心倾西北,而从隶属上说如若陆军部下达命令,三师官兵将无所是从,是保持中立还是……对于三师官兵而言,这是一个问题。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模范军第三、四、五、七师驻防西伯利亚不为私恩只为国战,现西北中央纠葛将起,我四师近八万将士当如何决择?论公我等奉令协助边防军出国作战,我部稍有异动如引起与边防军征俄部队战事,只恐我等会成民族之罪人。论私一年来边防军从未亏欠我等,物资军饷皆与边防军看齐,而总理亦对我等有知遇、载培之恩,我不想成民族罪人亦不想成忘恩负义之人,还请段总训长以国事重宣布中立!”
第五师师长魏宗翰站起来话一说完又坐了下去,像无事人一般直视着前方。魏宗翰话音一落,会议室内便吵杂一片。模范军上下之所以倍感无措,原因就是私恩与国事之间的决择,西北军对模范军持以信,将后路委于模范军,如模范军背叛,无疑等于切断二十余万征俄边防军后路,到时导致对俄战事失利,模范军上下必成国家罪人,这正是在座诸人难以决择的原因。一名参谋急匆匆推开会议室大门: “报告作训长,陆军部电令!”
在司马幕僚班底中,杨永泰是首席智囊,因司马总揽覆兴党及西北军政大权,每天需要批阅的公文盈案累牍,以至司马日夜批阅仍积压颇多苦不堪言。杨永泰见此情形,以秘书身份先阅来文,然后用十字至百字写出概要,并拟定上、中、下三个批答办法附于公文之上供司马选择。
由于杨永泰头脑敏捷,长于才学文章,概要言简意赅,拟议颇具才智,深为司马满意,不仅减轻司马工作负担,而是还提供了许多军政大计,正因如此在共和六年五月杨永泰被委任为边防公署主任办公室秘书长。自担任此要职,西北大多数重要军政文电都必须由杨永泰过目然后承给司马,论信任西北无出其右,而杨永泰也从未辜负司马的信任。
“段祺瑞本人实际上是四无总理,一无直辖军队,当然现在有十五个师模范军作为依持,但实际可控制不超过十个师,其中四个师驻于俄国与边防军配合作战,这是其目前最大依持;二无可以盘据的地盘;三无固定经济收入,除由英国人控制的若干关余外,段内阁没有固定财源,初时连维持北京治安的军警、府院国会人员薪饷都无法按时发放,要靠国民党籍财政总长陈锦涛四处张罗;四无固定外国势力倚靠,之所以主政中央系直承袁世凯衣钵。”杨永泰小心给司马提出建议,作为幕僚长除任劳任怨外,不能功则自居过则推诿,更重要的职责是适时进言,即便是进言不为长官所喜,尤其是在长官独断专行之时。
对于议会纠葛根源就在于商会,商会意见不统一,议会还会继续争下去甚至会不惜牺牲政治生命拖住出兵议案。但杨永泰并不像石磊、吕仁甚至边防军某些高级军官,建议主任或以党魁身份要求覆兴党员停止争吵强行通过出兵案,或者直接解散碍手碍脚的议会。这些都不能真正解决西北内部利益平衡的问题。根源是西北绝不能被庞大的内地拖垮,作为主任办公室秘书长,杨永泰清楚如果在全国推行西北模式最终毁灭的将是西北。
“先生,我们可以将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方看做 “邦联”,是各地军阀与段祺瑞本人脆弱联盟关系,因无上下隶属关系,所以外表看来国务院力量十分庞大,然而彼此之间矛盾纠葛不断导致时常无法团结,这是国务院内部最大矛盾,可从段祺瑞的左右手徐树铮与靳云鹏之间严重不和与倾扎观察出来。
军事力量大多来自依附的军阀,而非源于效忠的军队系统,并且有个松散的组织叫督军团。在督军团内,手握重兵的督军们大半都是段祺瑞的门生故吏,他们需要群龙无首的局面,但由于传统道德心理,都以段总理、段老师马首是瞻,这就是段祺瑞的潜势力所在,但地方军人与段祺瑞与皖系关系十分脆弱。
如果与他们直接兵戎相见,无疑会引起全中国警惕,到时很有可能陷入群起而攻之的局面,全面内战不可避免。即便我们在一年内结束战争,但战争对于国民经济的摧毁,我想任何人都非常清楚,现在中国已经乱不起了。主任,我个人以为应停止出兵关内的准备,不!议会仍要通过出兵授权,我们则以此要胁中央、国会改选,而不是像先前逼总统、总理下野,以至中央权威受损,最终致使大家抛弃最后一层依从中央的伪装,导致全面内战。”和边防军更愿意采用武力手段解决国内问题不同,边防公署幕僚班底大多数人更倾向改良,当然改良的后盾和保证仍是军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