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83章 四不像政府

第183章 四不像政府(2 / 2)

毫无疑问杨永泰的进言引起司马的兴趣,尽管大多数都是废话,但最后一句话还是说到司马的心中。 “畅卿,改选?说来听听!” “先生,如按《民元约法》,中央政府原是实行 “内阁制”,但在黎段联合当政时期,中央政府却变成既非 “内阁制”也非 “总统制”的非牛非马政府,这也就是中央政府之内,派系斗争最大乱源所在。”

主任的态度让杨永泰顿时宽心,至少还来得及挽回,一直以来杨永泰并不讚同直接使用武力解决国内问题,至少在通过政治解决之前,武力永远都是下下之策。 “畅卿,过去你好像从没提到过这些。”杨永泰提到派系斗争的乱源司马显然不知道,在司马看来乱源源于府院,没想到竟然是非牛非马的政治制度。

“先生,过去您不是没把心思目光投到关内吗?亦不愿角逐总理、总统之职。先生,按政党政治常规,实行内阁制政府理应由国会中多数党党魁来组织政党内阁。可嘆的是,先总统故去后,恢覆了权力的国会已残破不堪,没有多数党可以组阁,更没个可以代替段祺瑞出任内阁总理的党魁。”司马由阴转晴让杨永泰精神一振,于是笑着反问。

如果让杨永泰评国内最没有政治野心的人物,司马能排前二,当然杨永泰知道表面毫无野心之下掩藏着什么,但这些不是自己这个幕僚应该过问和关註的。 “……再者,按约法黎总统是个虚君,但是按中国传统,在历史上除汉献帝和刘阿斗之外,有几个国家元首真是虚君呢?黎元洪这位开国元勋又怎能甘心作汉献帝和刘阿斗呢?他不但自视是段的上级,拥有军政实力的南方革命派和护国派群雄也都要利用他来和北方系争权,有了南方实力派作后盾,他就更不是虚君了。

不过最为可笑的是,段祺瑞这个前清传统出身的老藩镇,也没有把上司真正当成虚君的习惯,他也认为黎元洪是他的上级,是应该享有若干实权的大总统。因此段系人物中只有精明强干有现代头脑,而自视过高的政客徐树铮,真把《民元约法》当成护身符,敢于去黎总统府替段总理背黑锅,不时颐指气使一番。因此,这位秘书长也就变成反段派的众矢之的。

黎大总统和黎系人物非把他赶出国务院不可,府院之争实际上说白了就是制度不明之争,正是职制不清导致了这些问题。”曾身为国会议员的杨永泰对中央政府的纠葛根源一直研究颇深,正因如此才导致杨永泰弃国会议员之职,来到西北出任司马秘书,相比于中央政府和南方实力派系,只有西北在杨永泰看来才值得自己追随。

“先生,现在中央政府是黎段共治的两头马车,黎元洪认为段祺瑞是他的部属,组阁时阁员遴选他也责无旁贷。在黎段联合引领下,国民党籍的伍廷芳、陈锦涛、程璧光分别出任段内阁的外交总长、财政总长和海军总长。因此段总理如真的负起 “责任”来主持国家大政,如参加欧战、举借外债、发行公债、任免官员乃至一般的内政外交政策,而与阁员发生龃龉之时,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阁员,由于不同党派而闹出双重忠诚的政治问题,甚至联合倒阁或辞职,段总理只怕就要变成孤家寡人,一个人单独到国务院上班了。”

杨永泰无奈摇摇头感嘆中央政府的混乱,正是这种混乱致使中央政府在两年来尽管财政日渐宽绰,看似权威日盛,但实际上问题根子没解决,中央政府只会越来越乱。如果不是西北对俄宣战一事迫使府院双方为国事暂时停止纠葛,恐怕早已酿成大祸!

“不过先生,在目前国内政治集团中,黎段二人都还算是正人君子,有节操、识大体清廉、难得的政治军事领袖。但中央政府如不能制定出可行的制度,这个非牛非马的中央政府就非出纰漏不可。在世界议会政治史上,哪有个责任内阁内负责内政、外交、财政和海军的重要阁员都由反对派政客来充当的呢?有之,则只有段总理一人了,段祺瑞成了所谓的 “责任内阁”总理。

因此,在这个既非内阁制也非总统制的荒谬制度下,管理怎么也不可能上轨道。而现在我们必须借此机会提出两点原则:重新大选和建立完善制度。覆兴党毫无疑问将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先生也会理所当然担任责任内阁总理,当然所需要做的不是在全国推行西北模式而是改良政权,整合国家力量,而西北则是您的依持和后盾。”杨永泰对司马说出自己的建议,重新大选角逐总理之职,改良中央阁制建立真正的内阁制政府。

和国内政团的散乱不同,西北体系就如同是 “帝国”,西北军政结构是以司马本人为核心,所有成员都围绕司马,司马在西北拥有绝对权威,不少重要决策,司马都可以一人独断,而不会引发太大反弹。西北所有集团体,无不听命于司马一人,这种上下一体使西北比国内任何派系更具生命力,谁能掌握未来?只有一体化的西北!

“先生,覆兴党远比国内政党团体更为紧密,在西北覆兴党以司马为领袖,政治纲领是 “覆兴党二十一点纲领”,西北覆兴党总部亦有权任免各省覆兴党负责人,直接选任各省党员,相比于其它松散政党联盟,有充分资金实力作为后盾的覆兴党,无疑将是大选最后赢家。当初先生组建覆兴党不正是为这一天吗?”

“全世界在这一代中国青年面前都要给予崇敬的目光,我们的祖国需要的是具有强烈主动性主人翁气概,不胆怯善良而具有良知,知性而有风度的青年,在他们身上既不允许有懦弱,也不允许有任何不良嗜好,从他们目光里你能看到的只有青年人的骄傲自信和战士般的坚毅,未来属于中国这一代青年……”

在西北中小学教学内容方面,文化课程尽可能保留中国文化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和军事体育训练比重大幅度上升。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培养青少年忠诚于国家,具有为实现祖国覆兴的坚强意志责任心,勇猛好斗不重私利,勇于为祖国牺牲一切。历史课宣扬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着重激发爱国热情。

甚至于数学课时常用于学习计算炮弹飞行轨迹或枪炮瞄准的提前量,而物理化学等等,就更是可以註入战争实践或军工生产一类的内容。军国民主义教育理论在西北中小学得到充分发扬,中小学学生在加入童子军后即被授予一把刻有 “忠诚和荣誉”铭文的童子军短剑。在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亦学习射击和投弹,战场救护,学习追逐被整个西北社会视为珍宝的荣誉。

西北中学生必须过集体生活,住在学校斯巴达式的宿舍内,按军事教员的要求组织军事训练,学习中国历史,听时事讲座:近七十年来中国被列强欺侮,列强国家奴役我们、掠夺我们的宝贵财富。国家要富强民族要覆兴,就必须打倒列强,要打倒列强,就要把民族力量聚集起来,为我们祖国和民族夺取生存空间,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在西北你必须参加农村劳动,必须统一着装,必须在大型集会游行时严守纪律,必须参加野营操练……这里已不再是一个省份一个地区,他是一座军营,一座全民组成的军营……。

一年前国内曾有报纸用这样的文字形容西北教育,虽然一部分国人对西北实施的军国民教育颇有微词,但却不妨碍举国上下对西北教育的称讚,支持西北教育方针的人曾用一句话回应指责 “当你们把政府支出的20%用于教育的时候,再去指责西北!”。在大多数国人眼中,西北教育无疑是成功的,在西北青年身上,国人见不到英颖青年化为八十之老翁,形同槁木、心如死灰。亦见不到愈是受病最深者,愈为世所推崇。西北青年通过学校和军事集训不间断治炼,有了挺拔的身姿和钢铁般的意志。

“中国要富强必须实行军国民主义教育。”西北实业和教育的成功让大多数国人发出了如此呼声,一直以来国人对于西北青年的了解都是通过报纸上的报道,尤其是通过西北《青年精英》杂志地图片和报道,通过这本杂志,国人已深深认同这一点:西北青年是全国青年的榜样,它具有最可贵的素质,即纪律、团结和求知精神。

“如果想让孩子成龙凤,就把他们送到西北学校去!”在这种大环境下经过刻意宣传,一年多以来,国内中上层社会最为流行的就是把子女送到西北读书,西北学校绝对教不出二世祖、败家子,不过为此这些人亦向西北各个学校提供一笔不菲的捐款。但国人对西北青年大多数时候都是雾里看花。而现在当西北青年组成的 “青年近卫军”扛步枪、战旗,踩踏鼓点走出西北时,西北青年第一次向国人最直观的展现了自己的风采,西北的力量将在青年身上得以展现。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