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兴党是革命党在国会中的第一对手但同样也是合作伙伴,至少暂时革命党还离不开覆兴党的支持,此时在参议院副议长一职的竞争上,覆兴党的态度至关重要。随着覆兴党公开表示退出参众两院正副议长三职的竞争,政党联盟已经不覆存在,为了争取参众两院正副议长三职,革命、国民、共和、进步四党在国会之中展开前所未见的斗争,覆兴党却没有任何表态,覆兴党不表态,意味着参众两院正副议长三职不可能在短期内选出,而参众两院正副议长职位的悬而未决,导致国会其他议程甚至总理总统选举都不能如期进行。
为争取参众两院正副议长三职,四党除了在国会之中展开斗争之外,同时还不遗余力的争取到覆兴党的支持,甚至于不惜作出种种承诺,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明显的挑衅都有可能导致覆兴党的敌视,利益就是利益。
“展堂,此事由你操作,一定要註意保密!”随着孙中山的定调,中华革命党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政党之间利益是永恒的,或许政党之间会存在合作,但是合作同样建立在利益之上。党争是宪政无法免除的副作用,这同样是政党政治的必然,而往往党争的代价就是政党之间为竞争而不惜的一切,甚至为党的利益而牺牲国家利益,这是政党政治的必然产物。
共和八年1月7日,第一缕阳光刚照进古老的四九城,雾气尚未散去,城市上空的鸽群拖着鸽哨声划破了清晨的死寂。 “小顺子,报纸100份。” “吴里,报纸100份”在《京城快报》收发间里,戴瓜皮帽的中年人提笔不时的吆喝着,报童随着他的喝声从一旁领取着报纸,报童们註意到今天和往常的不同,《京城快报》至少比往日多印了十倍以上,收发间内摆满成打的报纸,识字的报童看到报纸头版时,脸色一变,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马……马先生,这……这是真的吗?”一个报童拿着报纸,盯着头版不可思议的询问分发报纸的先生。 “那还能有假,百分之百真新闻,这回咱们《京城快报》可要在全中国出尽风头了,你们今个至少比往常多挣几毛钱。”头戴瓜皮帽的中年人兴高采烈的说道。《京城快报》是新开张不过三月的新报,今天这个大新闻必定能让《京城快报》一鸣惊人,要知道很多报纸都是靠一条惊天大新闻而名扬于世,进而挤进大报之列的。至于西北军的惨败,呵呵!报纸重要!
“号外!号外!苏俄百万红匪包围喀山远征军!” “号外!号外!远征军遭逢惨败!”……随着报童们的呼喊,四九城清晨的死寂瞬间被撕破,甚至于尚在睡梦中的百姓,听到报童的喊声也纷纷裹着棉衣冲出院门,不加思索的花两铜板从报童手中买份报纸,不可思议的看着报纸上的头版新闻。
“边防军惨败,可能吗?” “就是,边防军百战百胜,嘛时候败过?” “嘿!那屠夫的兵彻底败了,求老祖宗保佑,最好让那个屠夫的兵都他娘的在喀山死绝!” “那个……那个,喀山在什么地方?”随着消息的传播,京城舆论哗然,其间有婉惜不信之人,同样也有兴奋喝彩之人,一时之间可谓是众说纷纭,谣言四处漫延。 “边防军数十万精锐在喀山陷入重围,指日即将被红俄消灭!”随着谣言传播,一些人甚至点燃鞭炮庆祝这场恒古未有之 “胜利”,庆祝着那个人的惨败和西北军精锐的覆灭。
“是什么人在放炮?”听着外面密密麻麻的鞭炮声,段琪瑞看了一眼臺历。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这么多人放鞭炮? “总理,应该是……旗人放鞭炮庆祝西北军惨败。”徐树铮不太确定的朝外看了一眼,然后回答。尽管对西北并无好感,但是当看到报纸上的新闻后徐树铮仍为之一惊,西北军在俄惨败!徐树铮在看到机会的同时,同样看到蕴含的危机……旗人的鞭炮却让徐村铮心中大怒,那群漏刀的杂碎。
段琪瑞先是一楞,然后狠握了一下拳头,随即又松开,长嘆一声: “又铮,立即以国务院名义给司马去电,问问喀山战事进展情况,告诉他如果需要,模范军可再派五个师为后援。” “总理!这……”听到段琪瑞的吩咐,徐树铮一楞,模范军一共才五个师,全部派出去,等于消耗掉总理最后一点家底。段琪瑞清晰的吐出四个字: “国事为重!”
“号外!号外!1月7日喀山前线激变,苏俄红匪军百万大军包围我边防军数万将士。”共和八年1月7日午后,几乎中国每一个大中城市大街小巷都响起极为罕见的急促吼卖声……原来两小时前,西北边防军司令部新闻发言人在紧急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京城快报》的报道,随后,电报立即从西北飞向全国。
《新共和报》主编李培伦满头大汗匆匆跑回春熙路报社,一上臺阶沿便气喘吁吁的大叫道: “边防军五万将士被围,赶快出号外。”李培伦摊开手中西北通讯社所发电稿,心急火燎的组版校样开印……总计不到30分钟,《边防军五万将士被围!》的号外就印刷出来,而此时成都街头茶馆酒楼的收音机里已经响起了中国 “最知名”的声音,确定边防军五万将士被围的消息。除了报童的叫卖声甚至连各报馆人员全部出动上街叫卖,数十分钟之后各地号外便撒遍了全国大中城市的街道,只比巴掌大一点的 “号外”,及时传播了这个石破天惊的新闻,把整个中国都震动了。
边防军在中国百姓心中是百战百胜的常胜之师,而现在……竟然被包围了。
望着院内挂雪的梅树,司马放下手中电报。段琪瑞的来电,让司马颇为感动,电报中未提其它,除了询问喀山战局外,还有就是告诉司马如有需要还有五个模范师可以随时投入战场。 “国事为重!”四字重逾千斤,或许这个时代的军阀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至少了他们还明白国事为重。想到调查部的报告,司马禁不住长嘆了一声,相比之下,政客远比所谓军阀更恶毒……司马忍不住摇了摇头,来到这个时代,颠覆了自己对历史的太多认知。
站在走廊内的陈婉云盯着数米外站在雪中的司马,看着他落寞的背影,陈婉云心中很伤感,喀山数万将士身陷重围,这是他遭受的最大危机。 “陈小姐!”蔡锷恭敬问候陈小姐。 “蔡先生,您来了,你看……”陈婉云忧郁的望了一眼司马,担忧之情显露无疑。在西北众多官员中,只有眼前的蔡先生和他算是知已,也只有蔡先生可以开导和劝慰他了。
“梅花高风亮节,二十四番花信之首的梅花,冰枝嫩绿,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花期独早,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蔡锷一边走,一自顾自的说。西北人大都知道先生喜好梅花,有一些覆兴党籍议员投其所好,商讨提议梅花为国花,讨好上者,中国政客轻车熟路尔,西北亦不能免俗。
听到身后铿锵有力的话语,司马知道蔡锷来了,转身时看到走廊内温婉女孩,司马心中一暖,知道是她担心自己。 “松坡兄,你来了。”蔡锷的话让司马註意到院内的含苞怒放的梅花树,这几株梅花是司马特意移栽的,一直以来梅花都是司马的最爱,原因非常简单,梅花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崇高品格和坚贞气节,正是中华民族千年来的风骨。
别的花都是春天才开,梅花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它是最有骨气的花,象征中华民族的风骨。几千年来,它迎雪吐艷,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可惜在后世……司摇了摇头。
“松坡兄,我是不是太过残忍了。”司马望着梅树沈重的说道。蔡锷静静的望着挂雪的梅树,一言不发。 “我相信,这么做是为了我们的国家,牺牲是必须的。”司马见松坡未回应,继续说道。做人最无奈的是两难选择,司马以理解借助喀山战事,意图攻击自己和覆兴党的人和派系,大家都是为了利益,尽管彼此出发点不同,但利益却使双方殊途同归。 “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的!”蔡锷坚定的回答,军人意味着牺牲,只要牺牲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