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268章 燃烧吧

第268章 燃烧吧(1 / 2)

国防空军918基地,三个多月前,也就是共和十一年一月,当52轰炸机联队200余名飞行员和机组人员来到后的第二天,在基地三号机场,联队长李定一面对飞行员说到: “你们来到这里,就要接受困难、接受艰苦、接受寂寞!你们是来准备战争,而不是接受训练!”从那天起三号机场便成为52联队菜鸟们学习操纵h-17轰炸机的飞行学校。

王立鹏记得在进入机场的第一天,他和其它战友一起冲到机场维修工作区。第一次看见h-17,从空军各个轰炸机联队抽调出的精英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敬畏,当看到庞大的h-17轰炸机时,每个人都会惊嘆于科学的倡明,人类的伟大。

“它有5000马力动力,而h-2轰炸机,仅仅只有1500马力。当第一次驾驶h-17升空,感觉每根神经都受到刺激,但真正的刺激直到我自己操作时才体会到。轰炸机引擎动力操作很覆杂,涉及节流阀、螺旋桨螺距等的设定而且这还不是全部,它难以置信的巨大尺寸、四个强力引擎以及众多设备仪器,几乎每一样都令我惊嘆不已,我不知道是多么杰出地设计师竟然能设计出如此覆杂的轰炸机,这真是人类的杰作!”

趴在机场跑道旁草坪的木箱上,王立鹏在日记不无恭敬的阐述对h-17的敬畏之情,52联队训练异常辛苦,王立鹏尽可能挤出时间写日记,像即将上机前的片刻空闲。 “长官好!”就在这时戴墨镜的教官走过来,王立鹏连忙起身立正敬礼。柴教官是西北人,来这里服役一年半了,他是第一批完成h-17训练的飞行员,因为飞行技术出色,所以被选调至52联队充当h-17轰炸机的飞行教官。 “稍息!在写日记?好习惯,不过日记本离开基地时需要上交,明白吗?”

基地保密制度出奇严厉,记日记没人阻止你,但当你离开时,日记本会被没收。 “明白,长官!”稍息后双臂背在后腰王立鹏回答道。柴世荣笑了笑: “怎么样,准备好了吗?” “长官,准备好了,我很高兴将由长官带飞,执行任务!”王立鹏知道柴世荣是整个基地最优秀的飞行教官,他飞出的轰炸机线路像尺子一样精准。

正是柴世荣教会自己如何读取量表,如何使用开关,如何操作襟翼和方向舵,如何起飞、降落,如何保持水平,如何转弯,飞行时飞多高多快,以及对一个飞行员最没用的东西,如上面的高度、后面的跑道或者机场的汽油。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出错,或者犹豫,长官就对自己痛骂不已。

记得两周前,柴教官教自己在夜间飞行时如何使用h-17上的无线电罗盘,如何回到基地,如何与其他基地和地面联络点联系,如何在仪器帮助下驾驶等等,他和自己按程序飞了几次之后,在离基地大约还有1公里或者更远的地方,来了一句 “我困了,你把我们带回基地吧!提醒你一句,飞机油料只够支持一个小时!”然后往座椅上一靠,真的睡着了。

尽管天空中繁星点点,月光胶洁,但地面上一望无际,没有任何标示的沙漠,成为王立鹏最大困难。当时自己几乎冻僵了,在飞了半个小时后,感觉迷失方向的自己手足无措。而他睁开眼时,只是冷冷说了一句 “还没到基地吗?要么你把我们带回机场,要么我把你淘汰。”这是王立鹏听过的最冷酷无情的话。

当时柴教官还接着说: “我不会发慈悲让你从这儿结业,说你已经准备好驾驶十人组的四引擎轰炸机,我不会这么做。如果你找不到机场,那就只好收拾东西,错过在轰炸机部队服役的机会,直到找到另一个你想要的位置,但不会是轰炸机飞行员。”总之,长官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容不得任何错误,用他的话说:轰炸机部队的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数十条无辜生命消失。”

天空万里无云,柴世荣知道今天是执行任务的好天气,对于远程轰炸训练,柴世荣并不陌生,一年来,柴世荣已经带出数百名飞行员。 “没压力是好,但别想轻松,这事并不容易。一千五百公里的远程模拟轰炸,需要进行四小时的编队飞行,别以为你飞了六次大编队,这次你是带队长机,知道吗?”他像是对王立鹏微笑,但语气依然严肃。 “你应该知道,这次进行的是实弹训练,所以,容不得有任何失误,没有第二次机会明白吗?”

对于基地的命令柴世荣感觉诧异,为什么会挑选尚处在训练之中的52联队执行这次任务,这种试验任务原本应该由最优秀的联队执行,而这一次却让52联队出动执行。柴世荣知道王立鹏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而自己也有很多东西要教,但空军高层已经等不及了,难道……联想起报纸上的新闻,柴世荣尽量不让自己多想,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训练,必须要在空军派出他们之前,让他们成为合格的h-17驾驶员。

十几分钟后,伴着h-17起飞时发出的轰鸣声,52联队四十五架轰炸机在短短十五分钟内接连升空,随后在空中汇集成一个庞大的联队级轰炸机编队,朝着东北方向飞去,他们的试验靶场在东北方。

穿着厚实的空军防寒服,同时还穿着防弹衣的机枪手不时旋转着球型炮塔,机腹球形炮塔的视线是最好地,但你呆在一个玻璃容器里被悬在空中,尽管早已熟悉这种感觉,但每一次飞机起飞后进入球型炮塔,机枪手还是忍不住心颤。尽管只是训练,他仍然需要尽职的搜索空中目标,基地战斗机部队很有可能会出其不意的派出战斗机拦截,他必须要提前发现空中的战斗机。

外蒙地区扎萨克图省,在距离阿尔洪山约1公里的空军军事试验场,整个试验场面积约有1200多平方公里,空军在这里试验各种新旧武器,以验证和完善武备系统,这里一切都处于严格保密之中,而荒无人烟的荒漠则是最好地保密手段。在试验场腹地,在沙丘、荒山包围的荒漠,远远就可以看到一排排日式建筑,其中还参杂日本味的西式建筑,俨然是一处典型的日式社区,但在这个新建社区内,即无人烟也没有丁点生气,只有附近的一些暗堡工事,建筑附近偶尔可以看到人影走动,守卫者将山下社区称为 “日本村”。

“日本村”并不是孤独的存在,像这样的日式建筑群在空军多处秘密基地附近试验场均设有, “日本村”内的建筑多为日本最常见,之所以不惜工本仿建,目的就是为了演练如何将日本城市变为一片火海。

早在共和八年,空军便开始研究如何在未来战争中,进一步对日本实施越海轰炸,空军越海轰炸的构想源自共和七年,其核心战略即是空军司令郑培森提出的:越海轰炸的目标在于,把整个日本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在随后几年中将这个指示更加具体化为:如采用足够的轰炸机和合适的炸弹,进行足够长时间的空袭,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忍受。

通过对 “越海轰炸”不断完善,空军参谋们不仅主张轰炸工厂,同时也主张对城市轰炸,其目的不仅打击日本工业生产能力,同时打击日本人的士气,而且日本工业相对集中,如果足够的城市被摧毁,日本也将被摧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几年来空军除了改进各种炸弹之外,研究日本典型建筑则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课题,正因如此空军技术部门才会要求建筑绝对真实地覆制日本典型住宅以及社区规划。

在数以百计留日建筑师帮助下,空军模仿了十余种日式城区和典型居民社区,日式建筑结构狭窄、住户拥挤,街道狭小,仿真建筑除了不如原型高、大以外,其他细节可以以假乱真。为了尽可能得到最为详实的试验数据,负责施工的工兵部队确保使用的木框架在年限和木质密度上尽可能与原型一致,甚至特意从日本进口木材。因为一些燃烧专家提出空军试验场气候太干燥,所以试验部门还派士兵不停用水喷淋建筑,以模仿日本阴潮的海洋气候。

阿尔洪山余脉,山腰上的掩护所内,数十名穿便服的人焦急看着钟表,掩护所内不时响起电话声,随着话务员汇报,掩护所内的军士便在地图上将飞机标识向前推动,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和文职技术人员截然不同,趴在观察孔用望远镜观察 “日本村”的空军军官们,脸上却扬溢着笑容,每一次试验所收集到的数据都将进一步提高空军的战斗力,尤其是郑培林,作为空军司令的他特意抽出时间,来到试验场准备见证这一次,亦是最后一次 “测试平臺”试验。

“长官,机群还有32分钟即到达目标上空!”掩护所内传来一名无线电员的报告声。而此时一名空军技术员,则在试验报告上写下 “共和12年1月21日,火龙王e型,第三十五实验区试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