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危机是从减少工业出口开始的,输往国外的成衣、家用电器、轿车、工业机械、香水、化妆品等工业品因受到美、英、法等国经济危机影响和贸易保护抵制而萎缩。出口贸易受阻,中国工业深受影响,中小企业纷纷倒闭。截止共和二十年五月中国轻工业比共和十九年同期下降24%。尤其纺织业在日本廉价产品激烈竞争下处境极为艰难,据农商部估计,危机使中国工业倒退了三年。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农业,共和十七、十八、十九年北方各省连续旱灾使农业减产,农产品供应持续紧张,国家粮食储备在过去三年中持续减少,共和二十年尽管粮食大丰收,但因国家充实粮食储备,农业反而成为共和二十年中国经济的奇葩,农业的稳定让人长松一口气。
十余年来中国持续推动城镇化建设,共和十八年中国城市人口比例就达到20%,超过世界平均15%的水平。但在共和十九年,4.8亿人口中仍有3.56亿为农民,只要农民稳定,中国局势就相对稳定。
干燥的新疆接连下了几场小雨,尽管雨水仍没有渗透土地,但却让田中棉花长势喜人。今年似乎是一个丰收年,新疆、突厥斯坦一直是中国纺织业的血管,每年三百万吨长绒棉产量,源源不断供应中国纺织工业。棉花产业一直是新疆、突厥斯坦的支柱产业,两地99%移民农场、荣民农场、安西农场都以种植棉花为核心,棉花为农场主带来丰厚收益。手握 “白金”两地棉花农场主的真实写照。
但与往年不同,尽管棉花长势喜人,但农场主们,却根本提不起精神,往年这个时候,贸易公司的经济人已经开车到处争抢棉花,而今年农民却不得不进城,恳求有良好合作关系的贸易公司经济人,收购棉花,供需关系一夜间颠倒了。
“该死的!过去你们成天求我念旧情,现在要你们帮忙的时候,你们就推三阻四。”从一家贸易公司走出来,中年男人咒骂经济人。他三十来岁,一双手结实而有力,虎口、掌心长满老茧。尽管是夏天,仍然穿结实的斜条纹布短衫,土黄色斜条纹裤子,典型的西北农场主打扮。
“刘老弟,进来喝两杯!”路边酒馆一个年纪稍长的中年人伸手招呼, “梁老哥,您这是……”农场主模样的男人连忙朝酒馆走过去, “借酒消愁啊!到现在还有六成棉花没着落。”中年人愁容满面。说话间掏出一袋烟和一迭卷烟纸,搓好烟卷递给刚进酒馆的男人。
“哎!狗日的,且不说可劲压价,压了价也只愿收二十公担的货,照今年年景,田里至少能出六十公担棉花。化肥、种子、农药,那一样不要钱,亏死了!”接过烟的男人朝贸易公司看去时,怒容满面。 “这群狗东西,就这样!”中年人深有感触。但无可奈何。恼、气又有什么办法,南方纱厂倒闭的倒闭、减产的减产,贸易公司就是收了棉花也是压仓库,年景不好能有什么折。
“全完了!都完了!中国要完蛋了!”酒馆一个已经喝得烂醉如泥的男人趴在桌上大声吱吭,语气中透着绝望。醉鬼的话让众人脸色一沈,到底怎么了?真要完了吗?所有人不禁茫然,彼此惺惺的互视,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他们到底在商量什么?”大厦外的记者情不自禁仰头朝八十八楼望去,猜测大亨们在商量着什么?会议内容是什么? “谁知道呢?先生邀请工商界大亨,肯定是为了应对经济羌机,想办法解决问题。” “是啊!先生只发表几次讲话,让国民对中国经济抱有信心,但却从未说过应对危机,现在也是时候表态了!”
“不愧是财经记者,你们不知道先生不适合表态吗?先生是什么样的人物?如果他说出来,将置国务总理杨畅卿于何地?你们以为国务院的经济振兴计划没有先生参与吗?杨总理先去拜会了先生,然后才推出经济振兴计划。” “可不是!要说应对危机,十个杨畅卿也赶不先生。先生为什么约见大亨,想必要从商业着手,挽救危局,先生什么时候放下过国家?”大厦外的记者议论纷纷。
半年以来,人们都对国务院有所不满,但却从未放弃对司马的信任,反而对他充满信心。很多人认为,只要他出面,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只要我覆出政坛,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司马诧异的看着会议室内诸人,他们同意给自己承诺,但同样需要自己给他们一个承诺!只要自己做出承诺,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甚至化解经济危机,自己有这么大影响力吗?
“先生,这是我们一致决定,在坐的中国最大的687家企业一致认为,只有您能挽回当前危局,如果您能作为覆兴党总理候选人参加选举,国民信心会在第一时间恢覆,国家经济一定会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发生根本性扭转,而中国实业界仍将像过去一样,全力支持您做出的任何经济政策!”
“如果先生愿意覆出政坛,不仅会在未来十二个月,甚至十八个月,都可以保持共和十九年十月的工资水平,同时各企业承诺在十二至十八个月内做到零裁员,甚至尽可能提供新的工作岗位!” “先生,这不仅是我们的期望,同样是国民的希望!”内心深处,司马不否认这是自己等待已久的机会,但是……当选择真摆到面前时,司马犹豫起来。
“应该怎么做?”看着面前诸人,司马不禁怀疑当初的选择,为了让中国实业拧成一团,自己一手缔造了以地方商会为核心的财团。而现在这个财团早已经影响到了政治。就像现在,他们答应做出承诺,但同样需要自己给他们一个承诺。是接受或是拒绝?持续八个月的经济不景气,失业率不断增长,国民信心和耐性被磨砺殆尽,前所未有的情绪在国民的心头蔓延。
“……我们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们无能为力了。曾经美好的生活渐渐远去时,曾享有富足、快乐的人们不禁询问,谁还能拯救中国?”共和二十年六月十六日,一夜之间,所有报纸都在向国民问一个问题,似乎中国真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人们阅读报纸,不禁回忆起曾经令人们激动、亢奋、安定而富足的时代,难道好日子真要结束了吗?如何生存,出路在哪里?中国人举目四望,曾经美好的时代,似乎只存在于记忆之中,中国到底怎么了?什么时候美好的生活才能再回到中国人身边?
“谁能拯救中国?”全中国报纸都发表了署名为 “山穷水尽”的社评文章,只有一家报纸没有转载文章。《西北时报》在中国影响力排名前三的报纸出人意料的保持沈默,而是出人意料在头版刊载了一张照片,一副整版照片。是那个转身离去的背影,在照片旁边多了一个图片,是国家檔案馆陈列的共和大中国宪法原件照片,《西北时报》用照片提醒国人,提醒人们註意。
《西北时报》又一次与众不同。国难思良相,家贫思贤妻,之所以所有报纸都会刊载那篇文章,是出于对时局的担忧,谁能拯救中国?文中提到这个问题后,人们自然想到一个人,但西北时报却相反。 “我们不可能改变人们的想法,现在老百姓比任何时候都希望他站出来,像过去一样带领大家走出困境,只有他才能给老百姓信心。”周树人靠在沙发上眉头紧皱,这或许是唯一方法,但不是自己愿意看到的结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