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兵团,学兵团,学兵团!学兵团,脱帽致敬,举目註视,学兵团正踏着先辈走过的路。魂归忠烈祠的学兵团先辈们,忠魂在此集合……荣誉、责任、国家、奉献,不变的信念!”
步枪上肩,全体转向并解散。老毕业生、校友们慢步走向检阅臺,等候稍后举行的新毕业生检阅。经历三年或四年寒窗苦读和军事磨练的毕业生们,排着整齐的方队,迈着矫健的步伐,英姿飒爽地在检阅臺前走过。这是他们最后一次穿灰绿色学兵制服接受检阅了,此后,他们将穿上国防陆军军服,开始最短五年的军旅生涯。
典礼结束,学兵团解散,学兵都纷纷跑到前来观礼的家人身边,与家人、朋友分享毕业的快乐,而他们的家人都非常自豪。一个身穿薄纱儒裙的漂亮女孩从人群中走过,青春期的年青人用口哨声表达仰慕,女孩并不在意,娇笑盈盈朝陈翰墨走过去,这个场合,别人不适合,自己却可以来。
看到与同学的亲友寒暄的陈翰墨穆晴笑盈盈喊道, “翰墨哥!” “咦!丫头,你怎么来了?”陈翰墨见到不知什么时候走到自己身后的穆晴,惊喜不已。小丫头不知道受了谁的指点,竟然穿的这么漂亮,一对小馒头式的乳房隐伏在白色丝绸的衬裙内,却有一小部分露出衬裙上端,将半寸阔的网状花边挺起,绷得紧紧的。
“今天是你毕业的日子,我当然要来,要知道今天可是……”穆晴一面说话,一面用鞋尖拨弄脚边的细草,态度活泼而又安静,全然不见往日娇蛮,多了几分乖宝宝的味道。娇憨的模样让陈翰墨心弦拨动,这丫头,越大越漂亮。 “丫头,打扮的挺漂亮的啊!”陈翰墨忍不住讚嘆,穆晴得意得意洋洋的回答: “那是,本小姐天生……”
就在这时传来一声尖叫,极据夸张的打断穆晴, “啊!天……翰墨,这……这位是……你妹妹……国防军少尉朱子潜,向您致敬!” “朱少尉,我是……”穆晴怒视突然打断自己和翰墨交流的恶人,自己整整一个学期没见过翰墨了。 “潜之,她是我未婚妻!穆晴!”朱子潜惊疑不定的扫视陈翰墨和他身旁满面笑容的漂亮女孩,过去没听说过啊! “啊!翰墨,你什么时候多了一个未婚妻?”
“今天啊!”陈翰墨非常自然的牵住穆晴的左手,介绍穆晴时陈翰墨的表情极其自然,毕竟和穆晴结婚是两家人共同的期待,向别人介绍时,当然以未婚妻的名义。穆晴听到介绍,脸颊羞的通红,尽管干妈和妈妈在春节时就定好了日子,等翰墨一毕业两人便定婚,但至少现在……自己顶多是他的女朋友。 “你们聊……”转身时朱子潜又回过头,仔细端详陈翰墨的未婚妻,女孩好面熟,好像在什么地方看到过。
待朱子潜离开后,陈翰墨拉着穆晴的手极不自然的朝远处看了看。今天的日子即便家人远在南洋,也会赶过来,自己的家人近在咫尺,但除了父亲之外,没有其它亲人前来,父亲来这里更多是因为公务,并不单单是为了自己。 “晴儿,只有你一个人来?”明白翰墨的失落,穆晴连忙解释, “原本大家都想来,你知道,叔叔不希望让人知道你是……家里已经准备好了欢迎仪式,所有人都很高兴,期待司马翰墨少尉回家。”
“呵呵!是陈翰墨!”轻刮了一下穆晴的鼻梁,陈翰墨郑重的提醒。这个名字从少年军校时就一直陪伴自己,原因是父亲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是总理的儿子。学校里的教官和同学都以为自己的家乡在海南。事实是爷爷、奶奶在海南,自己只不过在假期过去陪他们而已。自己的照片十一岁起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报纸上,知道自己身份的人寥寥无几。
“好好!陈翰墨中尉,我们回家吧!” “走,回家!”陈翰墨握握手中柔若无骨的纤手,心神荡漾,不久之后,自己就会和这个女孩结婚。
一名少校军官来到两人面前,向陈翰墨行了一个军礼, “请问是陈翰墨中尉吗?” “我就是!”陈翰墨连忙回礼,同时感到诧异。 “请您随我过来!”少校不容置疑说完后,便转过身朝教学楼走去。 “翰墨哥,你去吧!我在这等你!”冰雪聪明的穆晴一眼就看出,是司马叔叔想见他,但又不太方便。
司马站在窗边看着广场上与家人、同学合影的年青军官,沈默一会后才转过身来, “松坡,我觉得需要征求翰墨的意见,如果他愿意进参谋部,我也不反对;如果不愿意,我这个做父亲的或是你这个做伯父都不能强迫,不是吗?”
“华之,我这么做并不是出于私心。根据国防军传统,西北军校前五名毕业生,按惯列要进参谋部学习三至四年后,才会进入野战部队,这样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蔡锷依然坚持。实际上的确是一个借口,别说翰墨是第四名,就是第四百名,也一定把他拉进参谋部,无论他乐意与否。现在欧战爆发,中国参战只是时间问题,翰墨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无论如何不能让他置身险地。
司马无奈的笑笑,借口纯粹是借口, “松坡,我知道你的想法,但你的儿子在壁垒防线,如果苏俄军队进攻,他就会身处前线,你的儿子可以上前线,我的儿子一样可以。” “可是……我们要尊重传统,不是吗?”蔡锷坚持要把翰墨留在参谋部。参谋部是安全之地,即便战争爆发,也会在地下六十米的堡垒之中,别说子弹、炮弹,原子弹也无法威胁参谋部的安全。
“但是也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司马同样坚持不让步。出于私心,当然希望儿子留在参谋部。但翰墨无论决定留在参谋部还是进入野战部队,自己都不会反对。当然留在参谋部更让人放心,至少夫人不会成天在耳边唠叨。
“总长,陈翰墨中尉到了。”一进校长办公室,陈翰墨靴跟轻击,向总长和父亲行军礼, “总理,总长好!”随意回了一个军礼,蔡锷满意地打量陈翰墨,堂堂第一公子,隐名埋姓,全世界罕见。此次各部长官到来,都是为了参加第一公子的毕业典礼,毕竟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看着翰墨长大成人的。 “好了,翰墨,没有外人,不必客气!” “谢谢,蔡伯父。”陈翰墨摘下军帽瞄了一眼父亲。
“翰墨,恭喜你,我的儿子,我……”司马很惭愧,对于儿子,亏欠良多。年幼时,还能尽一切可能陪他,而十一岁后,就一脚把他踢到少年军校,甚至让他随母姓,希望他像普通人一样成长,避免沾染纨绔之气,尽管事实证明西北公学中的公子,也鲜有顽劣不堪者。尽管并不后悔当初的决定,但对他的关心太少了。
“爸,我理解!这种场合不方便。”父亲的愧意,让陈翰墨颇感温暖。十一岁后父亲关心骤然减少,但之前,父亲每一次休假,都会带自己打猎、游玩,那是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我是你大哥,但是我嫉妒你!”记得十二岁,在俄罗斯同皇家少年军校举行联合演习时,大哥曾如是说。彼得非常羡慕自己,彼得认为自己很幸运,可以时时得到父亲的关怀。
“好了,你们爷俩,话留到回家以后再说。翰墨,伯父恭喜你,这是我送的礼物。”蔡锷从公文包内取出一个精美的礼品盒。 “这是……”陈翰墨隐约猜出是什么。打盒子,果如所料,是伯父的勃郎宁手枪。 “这支勃郎宁手枪跟了我三十年,你小时候一直想当玩具,今天你毕业,给你当贺礼。”蔡锷笑着将盒子送到翰墨手中,忍不住看了一眼盒中手枪,枪跟了自己多年,多少总有一些感情。 “谢谢,伯父!”
“翰墨,叫你过来,是我和你伯父商量你毕业后的去处。按照惯例,西北军校前五名毕业生,都会进入国防军总参谋部出任见习参谋。”司马开门见山。 “翰墨,想去什么地方?伯父一定满足你的要求!”陈翰墨知道,只要自己愿意,就算是在家里的警卫处服役,蔡伯父都会竭力促成,母亲也一定会喜不自胜。
但应该去什么地方?参谋部?去参谋部无疑对军人成长非常有利,但自己最多只会服役五年,母亲或其他亲人,都不希望自己做名职业军人,甚至父亲亦有同样想法。考虑数秒,陈翰墨毅然回答: “爸,蔡伯父,我希望去野战部队。”陈翰墨註意到父亲先是一惊,随后欣慰地冲自己点点头,在父亲的眼神中,陈翰墨意外的发现一丝不舍。而蔡伯父却忧心忡忡,显然都不希望自己去野战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