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50章 比登天还难

第150章 比登天还难(1 / 2)

柔佛巴鲁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对,1855年由天猛公司候赛因.依布拉欣与华商黄亚福一起合作开拓。最初,柔佛巴鲁只是个马来亚渔村,但成千上万华族先贤,用近一个世纪时间,挥洒汗水,把柔佛建设成马来亚最繁荣的城市。

9月24日,国防军第七机械化师先头部队,进入柔佛巴鲁后,城市沸腾起来,街两侧建筑上插满五色国旗,街上挤满欢迎国防军的华侨。而城中马来人,同样欢呼雀跃迎接中国军队的到来。拥有双重国籍的华侨和马来人,中国军队到来意味解放,意味马来亚独立。

柔佛巴鲁宽柔中学被国防军临时征用,几名荷枪实弹的警卫守卫在校门口,和其它征用为临时宿舍或野战医院的学校不同,这里很少有军人进出,而且禁止华侨慰问团进入。“35中队”消息灵通的柔佛巴鲁人获得驻宽柔中学部队番号,不过他们并不知道,35中队在国防军序列中,还有另一个番号“国防军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民事与心理战35中队”。

“心理战作为树立良好形象、争取人心和瓦解敌人的手段,是战争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心理战与军事、政治行动紧密结合时,就会成为催化剂,甚至成为影响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早在西北边防军时期,边防军就成立了专门的心理战机构。经过多年建设,国防军建成高度专业化的心理战部队。

平时,在编制上自成体系,序列上归民事与心理战司令部管辖。战时,国防军按需要将心理战部队配属给战区指挥官,由其统一指挥,充当专业化心理战组织与实施者。为统一组织实施心理战,国防军建立专门的心理战指挥机构,从战略、战役到战术,都有相应的计划安排。

35中队,是配给第9军的心理战部队,对马来亚居民及英军实施心理战攻势,从而瓦解英军抵抗,促成马来亚人倒向中国。马来亚战役一打响,第35中队便通过各种渠道发起心理战,并临时召集志愿人员配合。如印度志愿者、常年生活在英国、澳大利亚的年青华侨等。总之,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尽可能诱降英联邦军。

“生活充满安逸,当你为英国来到新加坡打仗时,你的妻子、女友,已经被其它男人哄上床,回到家乡时……”李怡安放下传单样板,抬头看着文质彬彬的赵晴,很难想象,一个大学生,竟然能够想出构画出如此露骨的传单。“你想出来的?”

“长官,只是针对西方人的心理而已,半裸女人按西方标准是可以接受的,不会触碰道德禁忌,同时提醒英军,他们远离家乡打仗,他们的女人会成为其它男人的情人。”赵晴扶扶眼镜笑着说。心理战部队在制定心理战传单时,首先需要考虑不同地域的文化区别。

看着手中非常露骨,甚至可以用色情来形容的传单,李怡安犹豫不决。国防军过去心理战宣传往往强调国防军的强大及对俘虏的优待,而赵晴制做的传单显然与众不同,但……值得一试。“先印一百万份试试。”

10月6日,威尔挣扎着从泥泞的战壕中站起来。“该死的狗杂种!”威尔目送远去的俯冲轰炸机,恨恨的咒骂。突然,又飞来十几架飞机,空袭警报再次响起,威尔扑倒在满是烂泥的战壕内。飞机飞过战壕,雪花般的纸片布满天空,无数传单飘落。“传单?”威尔知道无非又是警告、劝告,再就是“安全证”,凭安全证可以安全通过中国人防线投降。

传单飘落在威尔面前,他赫然发现是张裸女图画,威尔呼吸急促,连忙抓起传单。传单中微笑赤裸的女孩正在穿长袜,旁边肥胖的中年男人正在整理领带。“当你远离时,妻子、女友的老板在和她干这个……”传单背面描画着一名阵亡英国士兵。该死!看到传单,威尔脑海中浮现出妻子的老板,与画中老板如出一辙,都是肥头大耳,秃顶男人,而且同样……好色。

从泥沼中又拾起一张传单,传单上漂亮的女人正站在书架梯子上找书,下方一个男人正偷看她裙下风光。“今天是偷窥,明天呢?”传单下面赫然是一对男女缠绵的图画,而一旁是一个被泥沼掩没半截身子的英国士兵。明天呢?威尔朝周围一看,浑身泥污的战友有一多半神色极不自然。e连阿尔盖两周前接到女友分手信,因为爱上了其它男人。

当数十万件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心理战传单,被空投到英军阵地上时,黄百韬让手下写了一份措辞谨慎而严厉的“劝降书”,同时派出侦察机投下29份“劝降书”。为了醒目,还在装有劝降书的通信桶上系上红白相间的飘带,并且投送到英军司令部所在地坎宁堡高地附近。

“基于人道主义精神奉劝贵军投降。贵军以大不列颠传统精神为建军根本,并踞守业已孤立无援的新加坡,用艰苦卓绝的行动与英雄气概提高大不列颠之声威。然此后抵抗已属无益,徒使战士白白牺牲,百万平民置于战火之中。战局既定,新加坡陷落迫在眉睫,继续抵抗殊为不智。依我军之见,继续战斗已不能再为英军增添声威。”

接到劝降书的帕西瓦尔沈默不语。几天来,不断接到战斗到底的命令,中国人切断了水源,但在雨季新加坡坡最不缺乏雨水,尽管雨水可能带来痢疾的危险。

直到6日傍晚,仍不见英军答覆,珀西瓦尔保持沈默。双方炮战仍在继续,国防军炮火明显增强。双方前锋仍旧在交战,国防军突击部队锐势大不如前。前线官兵已连续战斗了七天七夜,体力严重透支,疲劳到极点。当然英军同样疲劳,只不过作为进攻方的国防军官兵更累。

站在武吉知马山山顶,黄百韬眺望仍飘扬在新加坡坎宁堡上的“米”字旗。“如果新加坡守军拒绝投降,后果不堪设想。单攻下坎宁堡高地就得用一星期,要完全攻占新加坡遥遥无期。”“长官,前线官兵疲惫不堪,短暂休整根本不可能恢覆精力,疲劳作战使伤亡不断增加。我建议,暂停进攻,15师、24师,各抽出两个团,撤到马来亚休整……”

黄百韬厉声打断参谋的建议“疲劳的官兵一旦停止攻击会更疲劳,甚至意志崩溃。必须坚持,与英军较量意志与精神,我们累,他们也好不到那去。”根据国防军喀山经验,当部队进入疲劳状态后,最忌讳停止攻击。即便疲惫不堪,黄百韬也只是下令降低进攻强度。让24师修整时,还不时抽出一部分部队策应性攻击,目的就是防止意志松洩而崩溃。

“但是长官……”“没有但是,必须继续进攻,把15师换下来,由24师发起进攻。24师主力已修整一天一夜,完全可以投入战斗。告诉张钟麟,适当控制进攻强度,用最猛的炮火撕开一点,但不要过于进逼,给英国人造成假像。”黄百韬补充道。两支同样疲惫不堪的部队,一旦拼命一搏就会充满不确定因素,自己必须要妥协的赢得战争。

“司令官的要求非常简单,他想给英国人造成我军全力进攻的假像,迫使英军放弃抵抗。命令71团全力进攻,明天傍晚前必须打到布基帖马大街。”张钟麟立即猜到长官的意图。同样也明白第九军的困境,8月21日打响马来亚战役,整整47天,第九军8.3万官兵夜以继日的进攻、战斗,连续不断高强度进攻作战,令部队上下体力严重透支。

司令官希望稳妥赢得战争,而不是冒险一搏。想用不间断进攻和高强度轰炸、炮击,彻底打掉英国人抵抗的信心。面对24师突然发起的全力进攻,英军防线瞬间崩溃,向城内溃逃。司令部情报少校戴维.詹姆斯从汽车上跳下,拦住一队印度兵,询问他们为什么往回跑,指挥官说有个澳大利亚军官叫他们“快跑,中国鬼子来了”于是大家都跑回来了。

“你们要与中国人战斗,而不是与他们赛跑。”“一点不错,不过,人家不要你呆的地方就别呆,你说对吗?”军官说完就领着他的人大摇大摆的走了,只丢下膛目结舌的戴维詹姆斯楞楞的站在路上,这还是英国军队吗?

“士兵把阻拦进城的宪兵推到一边一涌而入,向宪兵叫喊:老兄,让马来亚新加坡见鬼去吧!海军把我们卖了,空军也把我们卖了。这里的土佬都不为这鬼地方打仗,我干嘛要?中国飞机扔下大量传单,造成严重混乱,各部队上报失踪人数已超过1.7万人,其中多数带着“安全证”向中国人投降了。阿盖尔营除营长和少数军官外,一枪未发就投降了。”

贝内特的话让帕西瓦尔意识到全线崩溃在即,坎宁堡内所有将军和参谋人员都明白新加坡陷落不可避免。“向韦维尔发电,请求同意我们投降!”沈默半晌,帕西瓦尔异常艰难的作出决定。但与同时又下达在城内构建防线的命令,现在最重要的是在全线彻底崩溃前,争取通过谈判为士兵谋求好的结果。

“继续尽可能重创敌军,必要时与中国军队展开巷战。”韦维尔的回电在帕西瓦尔意料之中。韦维尔绝不可能同意投降。“英勇抵抗是有意义的,必须最大限度继续抵抗。”10月7日傍晚,帕西瓦尔第二次发出请求投降的电报后两个时,韦维尔再次拒绝同意投降。“查尔士,把实际情况告诉韦维尔,再次请求,为避免十万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军人和更多平民无谓伤亡,请他批准我们向中国军队投降。”

10月8日上午,坚守新加坡的英联邦军将军聚集到坎宁堡地下指挥室。整整一夜未睡的帕西瓦尔扫视众人,他们与自己一样,憔悴到极点。“汽油及野战炮、高射炮弹即将告馨,越来越多士兵向中国人投降。安全区管委会打来电话,无法容纳更多英国士兵。”帕西瓦尔唇角颤抖。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