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夜有1万人主动投降,1.5万放弃武装撤到安全区战俘准备营,这是将军们为安全区伤员收留所取的名字。所有人都沈默不语,大家都明白,最后时刻到了。“我……我将在下午四点钟要求中国人停火。”“投降吧!已经不可能再战斗下去了。”贝内特嘆息一声,同时闭上眼睛。四旅澳大利亚部队早已崩溃,更多的军队正在崩溃。
海峡殖民地总督申顿.托马斯爵士支持帕瓦西尔,“将军,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吧!”没等到计划的时间,帕西瓦尔就得到允许,去做他本就准备做的事情。韦维尔发来一封电报,给予帕西瓦尔一旦战斗变得“毫无意义”之时,决定停止抵抗的权力。“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仍对你和全体部队过去数日的英勇努力表示感谢。”
10月8日15时15分,攻入布基帖马街道的第24师第9营正面,出现一辆破旧不堪的小轿车。车头前一边插“米”字旗,一边插白旗。车子驶到九营阵地前停下,从车上下来三个抗白旗的英国人。几小时前,坎宁堡将军们分析了残酷的局势,认为抵抗已没有意义,珀西瓦尔首先提出投降,会上没有任何人反对。这人是帕西瓦尔派来谈判的代表。
黄百韬站在武吉智马山顶望着坎宁堡上迎风飘扬的英国国旗,眉头紧锁。首义纪念日快到了,除非下令部队不计代价全线强攻,否则根本不可能以新加坡为献礼,献给三十年首义纪念日。“该死,难啊!”黄百韬颇感沮丧,犹豫是否应该命令部队全面进攻。如果抛开伤亡,同时将柔佛海峡对岸正在修整的部队调过来,一定能在10号前打下新加坡。
但值得吗?就在黄百韬犹豫不决时,电话铃声响起。“什么?英国人打出休战旗。”接电话的黄西群一楞,没反应过来,英国人打白旗要休战? 听到英国人打出休战旗,黄百韬眉头一皱,英国人准备干什么?“黄参谋,看看英国人想干什么?告诉他们,休战的前提是投降。”“是!长官!”黄西群冲出指挥部,跳上吉普车,到九营阵地与英军代表会面。
“你好,黄西群中校。”在九营阵地后茶楼里,黄西群向英国少校介绍自己,同时习惯性的首先给对方行了个军礼,国防军规定上级先向下级行军礼。对方首先行军礼的举动让西里尔.怀尔德少校一楞,未反应过来,之所以选择怀尔德谈判投降事宜,是因为他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父亲是一位曾在中国传教数年的传教士,怀尔德本人亦在中国长大。
“怀尔德少校,长官,我奉帕西瓦尔将军命令,向贵军转达休战要求。”“如果英军答应投降,可以休战。”知道对方身份后,黄西群用流利的英语转达司令官的要求。黄西群会俄语、德语、法语和英语四种语言,英语交流毫无问题。“你们想投降吗?”黄百韬迫切想知道英军是否有投降意愿,至于休战,见鬼去吧!
“先生,你觉得现在还有战斗下去的必要吗?我们自然愿意投降,否则我也不会来这里,不是吗?”怀尔德少校蓝眼睛中带着期待,战争该结束了,再抵抗徒劳无益,代价是更多人付出生命。“我想帕西瓦尔和他的参谋们更有资格说出这句话,不是吗?”黄西群笑着递给怀尔德一根香烟,对方拒绝后,黄西群把从九营营长那里要来的香烟装进口袋。
四时四十五分,两人再次见面后,帕西瓦尔和参谋长及三名陪同人员,在黄西群陪同下坐上军部特意准备的两辆吉普车,前往武吉智马村附近的福特汽车组装厂,黄百韬将在那里接受英国人投降。被临时任命为联络官的黄西群坐在帕西瓦尔旁边。车上黄西群忍不住打量这位英国将军,他面容憔悴、布满血丝的双眼显示出他对失败的沈痛感受。
“将军阁下,我们打了一个半月,终于结束了。英军作战英勇,我向你表示钦佩。”出于礼貌黄西群安慰帕西瓦尔。并非恭维,至少在战争初期,英军打的很勇敢,有一支英军部队甚至曾在国防军迂回部队进攻后方时,不顾一切甩开手向迂回部队发起逆袭,如果不是因为白天轰炸已令其伤亡过大,恐怕真会创造一个记录。
帕西瓦尔绅士的轻声道谢。黄西群註意到帕西瓦尔瘦削的面孔涨得通红,双眼充满血丝,眉间带着悲痛和失落,或许他并不愿意投降,至少不甘心。“决不考虑投降”的英军终于决定投降。10月8日下午6时,珀西瓦尔和他的参谋长特朗斯准将一行在福特汽车公司办事处门前下车,就被第九军随军新闻记者和摄影师团团围住。
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重大新闻,也是中国南进战略取得历史性胜利的时刻,来自国内外记者们争先恐后抢新闻。摄影师在抢镜头,白色闪光灯不断照耀在珀西瓦尔和他的参谋长特朗斯准将等人身上。英方一行人穿着英国陆军短袖制服,短裤、长统袜,头戴像洗脸盆一样的扁平钢盔,怀尔德手举白旗。此时他成为记者们“重点照顾对象”。
用了一两分钟时间,他们才算冲破记者包围快速走进屋内,在谈判桌一侧坐下,等候黄百韬中将出场。房间不大,但前前后后涌进多名随军记者和军官,新加坡不同于香港,是英国人口中永不沦陷的东方直布罗陀,而且英国首相曾信誓旦旦向全世界宣布,新加坡将成为大英帝国远东堡垒。但现在,决不投降的英国佬,终于在国防军重拳打击下投降了。
黄百韬对英军投降期盼已久,但因事发突然,同时又担心中了英国人的缓兵之计,以至没来得及考虑投降条件,对谈判细节更没有仔细琢磨,只是临时抱佛脚,按香港投降协议内容,照抄了事。
黄百韬军装上佩带两枚勋章,一枚是对日战争纪念勋章,一枚是一级忠勇勋章,这是黄百韬在辽东用生命换来的,也是最为珍视的勋章。此战后会加一枚宝鼎勋章至少是五色自由勋章,但无法与象征军人铁血的忠勇勋章相比,只有上过一线亲自同敌军血战的官兵,才有资格获得忠勇勋章,宝鼎勋章是高级军官的专利,忠勇勋章是士兵和低级军官的专利。
换上礼服,黄百韬走进屋,面带笑容却举止刻板的在谈判桌另一边坐下,一开口就给帕瓦西尔一行一个下马威。“帕瓦西尔将军,我军除接受投降外,其他条件一律不予考虑。”黄百韬内心深处仍不停警告自己,珀西瓦尔可能再用缓兵之计。英军主力尚在,更重要的是双方都非常疲惫,任何一名军官,都不会在仍有抵抗余地时,牺牲荣誉放弃抵抗。
参谋部昨天紧急从泰国调来一个师,并从国内调来一个师,增援第九军,以便让疲惫不堪的部队进行适当修整。身高二米,削瘦的珀西瓦尔,两眼布满血丝,涨红脸,局促不安,说话时底气不足,甚至看向黄百韬时,眼神都有些涣散。“晚上10点半前恐怕不能作出最后答覆。”“不行”黄百韬毫不犹豫一口拒绝珀瓦西尔的条件。
“帕瓦西尔将军,你们必须立即投降,休战是以投降为前提条件的。否则,我们就按照原计划,立即发起全面攻击。”黄百韬的威胁让珀西瓦尔涨红的脸变得煞白。“贵军能否留在原地不动,明天上午再谈?”“珀西瓦尔,如果是你,可以答应这个要求吗?”黄百韬反问,“我要求今晚停止敌对行动。再提醒一下,现在你们并没有讨价还价的资本。
珀西瓦尔被黄百韬镇住了,原指望体面的议和已不可能了。“我们准备今晚8点30分停火,但有一个请求。”“什么请求?”帕瓦西尔的话让黄百韬心生警惕,果然英国佬还有要求。“为防止混乱,我请求8点30分前双方军队都不要向前推进。”犹豫一会,黄百韬装出非常勉强的模样,“好吧!”
停顿一下,黄百韬又十分大度的补充,“投降后,允许英军保留500名全副武装士兵,维持新加坡市治安,直到国防军彻底接收新加坡为止。”珀西瓦尔沈默好大一会,黄百韬立刻警觉,“我已同意你的请求,但你还没有明确表示是否投降。当然,我希望投降减少你我两军的伤亡,但我亦不反对以全歼敌军做为新加坡战役的结局。”
珀西瓦尔被逼的走投无路,这是珀西瓦尔一生中最耻辱和最痛苦的时刻。他蠕动一下喉头,又伸出舌尖舔舔干裂的嘴唇,勉强点点头。对方的态度,让黄百韬无法接受,无声的承诺算什么?难道国防军付出3700人伤亡代价,连一句“投降”都换不来?于是便直视珀西瓦尔,用并不熟练的英语喝问:“投降,还是不?是和,还是战?请回答。”
黄百韬一字一句轻喝出这句话,周围记者纷纷拿起笔记下,这可以做为明天报纸的头条。“yes,我们投降。”珀西瓦尔有气无力的回答。所有记者都留意到帕瓦西尔说出这句话时,像被打断脊梁一般,身子一下软下来。昔日神气十足的殖民统治者和大英帝国高级将领,终于在黄百韬威逼下,低下高傲的脑袋。
珀西瓦尔突然又抬起头,“我请求,贵军保护马来亚和新加坡军方妇孺和英国平民?”之所以提这个要求是因为国防军“十倍惩罚”原则,这让珀西瓦尔不能不担心新加坡数万英国人和军人家人未来的命运。“请您放心,他们会得到妥善安置与照顾。请在投降协定上签字。”进行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谈判以英国人彻底屈服而宣告结束。
1941年10月8日,晚七时五十分,帕西瓦尔在投降协议上签字。四十分钟后,隆隆枪炮声突然沈寂。三小时后,八万余名英联邦军列队向国防军投降。新加坡,“狮子之城”举世闻名的要塞,属于中国人了。前后四天,国防军第九军以伤亡三千七百一十二人为代价,自北向南席卷马来半岛近一千一百公里,占领新加坡。英军伤亡1.7万,投降八万多。
10月9日上午8点30分,大英帝国“狮城”新加坡一片沈寂,连零星炮声都消失殆尽。英军远东苦心经营100多年的“东方直布罗陀”和世界第四大军港插满五色旗。
这一天是英国首相丘吉尔最黑暗、最耻辱的一天。一个月前,他还向全世界信誓旦旦地保证:中国人想攻克大英帝国在远东的堡垒新加坡,比登天还难。仅仅一个月后,比登天还难的新加坡十万英军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