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58章 几个普通人

第158章 几个普通人(1 / 2)

翻开共和早期的历史影像资料,会惊讶的发现截然不同的两个时代。甲申后异族奴役、1840年鸦片战争,一次又一次磨难和屈辱,将高傲、尊贵的华族精神一次又一次打翻在地。清末的腐败无能、列强侵略、共和初期政局混乱,让曾经数千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的中国始终与混乱、饥寒、耻辱为伍。

共和六年崛起的民族覆兴运动成为挽救中国最后的希望,沈沦两百八十年的华族精神中尚武、奋进、热血开始覆活,爱国主义是民族振兴的源泉,也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当民族自立的号召出现,人们毅然决然跟随它奋勇向前。爱国主义一旦成为信仰与道德,祖国就成为不可侵犯的圣物。

人们找到了力量的源泉,精神支柱。覆兴中华民族的使命、国家强盛的使命,使每个人的情操得到升华,生命获得新的意义。在那个岁月充满集会、旗帜、宣誓、演习、责任、战争、付出、牺牲,那是一个歌颂服从、忠诚,崇尚战争、意志,悍卫自由、追求死亡、履行使命的“付出年代”。共和30年8月25日。

滨海省库页市新杨树村,张家农场。张致远望着送自己走出家门的母亲沈默不语。“蒋远,一定要回来!”母亲饱含热泪的叮咛,张致远重重的点点头,“娘,放心,我一定会回来。”张致远轻轻揉了一下母亲身旁小妹的头发,“哥,一定要给我写信。”张致远点点头,捏捏方妮的小脸蛋,“小妮,要听妈的话。”

一辆大众皮卡车驶过来,开车的张家旺在儿子上车时,用大姆指拭了一下眼角。将行李扔上车,张致远看到父亲的表情一如既往的严肃。“爹,对不起,地里还有很多活,但战争……”“不要说了,我知道!”张家旺发动了汽车,“你是个好儿子,也一定会是个好士兵!”破旧的大众皮卡调头朝农场外驶去。

“活着回来!”张家旺挤出四个字,张至远轻嗯了一声,父子两便再也没有什么言语。皮卡驶上狭窄的乡间公路,朝城中开去,透过车窗张致远贪婪的看着田间翻开的黑土,这片自幼生长的土地,想把一切都印在脑海里。

李剑扬站在被告席上紧张的看着法官。陈法官李剑扬很熟悉,半年前,就是他判自己服刑半年,缓刑半年。“被告,我已经见过你一次,上次你因为销赃,被判入狱半年,缓刑半年,根据檔案显示,这是你第四次成为被告,此次你涉及更为严重的控罪。”“尊敬的法官,此次并非都是我的错,当然我也做错了一些事情。”

“你承认对你的指控,是吗?”法官扶扶眼镜反问。“法官大人,我的朋友的确让我搬一些东西,但我发誓,我并不知道当时是在抢劫,真的。”“你的意思是,你不知道商店正在遭到偷窃,仅仅是帮助朋友搬东西,是吗?你要知道,偷窃罪足以让你在监狱服刑三年。”一旁的记录人员,哑然失笑,这厮把人都当成白痴了,如此借口,智商有限。

“尊敬的法官大人,被告已经认识到犯下的错误,但他完全没有意识到,当时的行为,只是因为愚蠢,犯了错误而已。”原本一直在旁边整理卷宗的律师,急忙发话。律师是法院指定律师,并没有多少律师愿意在“义务案件”上浪费精力和时间。“律师,被告面对的指控并不是你用一个漂亮的故事就可以掩盖的。”

“是的,法官大人,但李剑扬坚持并不知情,当然他的行为的确是偷窃行为,而且也在法庭上予以承认。尊敬的法官,我有个建议,可以节省法院宝贵时间。”律师表情诚恳,丝毫不见“吸血鬼”的模样。“被告会为他的错误做出补偿,并愿意作出补偿,以代替惩罚。李剑扬先生是国防军后备军一员,案件审理阻碍了他为国效力、弥补过错的机会。”

“什么?你妈的在做什么?”李剑扬难以置信地盯着律师,这是什么该死的建议,自己从未想过去该死的陆军服役,动员令下达后,自己甚至还庆幸在警察局拘留室内,错过这次,在下一次动员前,自己不需要加入军队。

“听着,你已经第四次了,谁也救不了你,要么在监狱关三年,要么从军,离开法庭,不用接受惩罚。至少在军队,是自由的不是吗?相信我,这对你最有利。”律师扭头提醒李剑扬。根据国防动员法案,法官有权力决定轻刑过错犯,是否具有继续响应国防动员令的权力,这是个完美的解决办法,当事人不用服刑,自己也可以快速了解这该死的案子。

听到律师的建议,法官犹豫一会,被告是偷窃案中的从犯,既便服刑也不过半年到一年时间。“那么,李剑扬,你愿意到国防军服役吗?”“我……我愿意!”李剑杨无奈的点点头,该来的总会来,当年自己通过二类后备军征选,根本没想到有一天会打仗,只不过是为了讨女孩欢心而已。

“很好,根据新修改法案授予我的权力和辩护律师的提议,你必须在今天下午到本地防卫区报到,立即到国防军服役,祝你好运!”

“去死吧!英国佬!”听到咒骂,汤仁杰颇感无奈,加油站附近人都知道自己是英国移民。“先生,一共一块二毛。”“给你,一块二”车主从口袋里拿出零钱丢到汤仁杰手中。发动汽车时,像想起什么,拿出一份报纸啪的拍到汤仁杰胸前。“看看报纸,英国佬,好好检讨罪行。”“英国殖民统治者在南洋罪行!”展开报纸,汤仁杰看到头版标题。“我不是英国人,我是中国人。”汤仁杰冲扬尘而去的汽车大吼一声。

共和30年12月22日浩浩渺渺密密匝匝长满柚木、棕榈、芭蕉、毛竹及茅草荆棘的热带丛林,天空乌云翻滚,雨水淅淅沥沥,更增添凄凉、肃杀的气氛。大雨已连下三天三夜,缅北河流泛滥成灾。静寂的雨林内,一队身披插满枝条、树叶、杂草伪装网的士兵,艰难行进。张靖远所在侦察班泡在水里行军,但他们已完成任务,把礼希到邦纽一带地形和英军布防侦查的清清楚楚。

缅印边界一带绵延的那加丘陵东部帕特恺山中,英军把营连级别的兵力逐路布防,层层设卡,使防御能尽量发挥缅印边界地形优势,覆杂的山地丛林地形,仅有几条可通骡马的小径位于山涧,地型有利于防守,但层层布防却容易被各个击破。张靖远等人在地图上详细标註行军路线、地形河流及合适空投场,一直到达钦拉河和奈柯河交汇点后才返回。

侦察班一行十六人在张靖远带领下冒雨前进,雨水滴在宽大的树叶上,发出扑扑的声音,远处不时传来鸟鸣,所有人都已经被雨水淋的通透,脚上军靴更是拖着厚厚的红泥,历时一周的丛林侦察,令侦察班官兵筋疲力尽。

已经累的走不动路的李剑扬骂骂咧咧,“这种地方,也就是土着杂碎会要,还是旱季,旱季一下雨就半个月,内裤都臭哄哄的。”丛林间警戒队形左翼的战友接话道,“你内裤什么时候香过,味都能呛倒三里外的缅甸女人,幸好没碰到英国鬼子,要不然光味就把英国鬼子吸引过来了。”哄笑声在大雨中响起。

众所周知,李剑扬出自大城市,懒的出奇,洗衣服,用配给品让缅甸娘们代劳,如果没有缅甸娘们帮忙,就坚持一个原则,绝不换洗。也算是军队一奇。对战友的调笑李剑扬不以为意,嘴里却不停抱怨,“在瑞堡和望懒的家伙可舒服了,估计在吃肉喝酒,凭什么我们做侦查,这种地方根本不适合进攻。英国佬在英帕尔有几十万军队,咱们就三个师。”

一直没说话的班长张靖远听到李剑扬的话,淡淡回应道:“要是想拿国光勋章,就应该以少胜多。”被扔到缅甸北部实皆省的第39军,一个半月来,一直在进行丛林训练。工兵24师正在拼命抢修瑞堡到平梨铺的简易公路,空军工兵部队前后修建了好几个野战机场。参谋部有意以实皆为前进基地进攻印度。

汤仁杰蹲下来,在地上观察,其余人马上停止大声说话,班长张靖远轻手轻脚步提着步枪走过来,“怎么了?中国佬!”在316步兵团,“中国佬”汤仁杰的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进入316团,碰到陌生人第一句话永远是:我是中国人的汤仁杰,很快就得到“中国佬”的外号,但金发蓝眼却提醒人们,他是外国人,而且还是英裔。

仔细查看脚印的汤仁杰压低声音,眼中带着一丝恨意,“脚印,是英军钦族部队的胶鞋印,中国和当地人不会留下这种脚印。”19世纪英国人在缅甸实施制衡政策,使钦族武装得到培养和重用,成为英军缅甸殖民地兵团主力。国防军解放缅甸后,钦族承认缅甸独立政府,成为缅甸联邦中的成员,但仍有上万名钦族年青人在英军服役。

一个多月来,39军没少和英军钦族部队交火,自幼生长在丛林中的缅甸人,远比国防军更适应丛林战。他们擅长山林作战,身背轻机枪爬山越岭如履平地,315团有一个连,在丛林搜索残敌时,遭遇钦族武装,如果不是军部直属机降连救援及时,差点被全歼,从而成为宣战后国防军第一支被全歼部队。

交错的脚印,在大雨冲刷下依然清晰,看来钦族人经过不超过半小时,张靖远根据脚印数量大至推算,“大概有六个人!”应该是碰到英国侦察兵,中国在侦察英军防线,英军也没放松警惕。张靖远向后挥挥手,示意隐蔽,刚转过身,一声沈闷的枪响,李剑扬后退几步,倒在地上,脖间血水喷涌。随即一连串密集的机枪、冲锋枪声打破丛林的静寂。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