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58章 几个普通人

第158章 几个普通人(2 / 2)

汤仁杰和张靖远立刻反应过来,扑倒在最近的树木后面,“有狙击手,快隐蔽。”所有人立刻扑倒在地,李剑扬躺在泥泞中,他被打中咽喉,雨水不停从他脸上流下,把咽喉中喷出来的鲜血冲到地上,淡淡的血雾洒在他身边树叶上,不一会儿,他身边就一片血红。李剑扬一只手拼命捂着脖子,发出急促地喘息,冲战友隐蔽的地方不停伸手。

“小上海,先撑住,马上来救你。马大安,快把那杂种找出来。”张靖远大声命令班里的狙击手,国防军每个班都有狙击手,通常用做进攻时干掉敌军机枪手,而在碰到敌人狙击手时,也可用做对抗主力。躲在大石后的一个战友忍不住想冲出去把李剑扬拖回来,马上被身边另一个战友按下去,“你他妈的,也想躺在那里,是不是?”

距离李剑扬位置最近的一个士兵把急救包摘下来,扔在他身上,但他早就失去了自救能力,脸色慢慢变得苍白,从指间涌出的血流速度也慢下来,周围泥水完全被血染成红色,挣扎也越来越慢。看到李剑扬危在旦夕,依在树后的张靖远大吼一声,“马大安,快干掉他,小上海快撑不住了。”

依在一棵被闪电击倒树干缝隙间的马大安,心急如焚。一直以来马大安知道自己并不具备狙击手必需的心理素质,长官的吼声、战友的呻吟不停在马大安耳边响起,战友被钦鬼压的抬不起头来,尤其是该死的狙击手。但这种情况下,慌乱是找死,哭着喊着为战友报仇或出去救人也是找死,唯一方法就是先解决对方狙击手,但他究竟在哪里?

小上海中枪时,面对南边,中弹后还后退几步,显然是子弹冲力所致,就是说,对方狙击手肯定在南边,马大安手中六式狙击步枪缓缓移到南方。瞄准镜里,烟雨蒙蒙,热带雨林中,狙击手潜伏地点实在太多了。“机枪手?”一丛绿色间喷出一串火舌,是布伦机枪射击声,布伦机枪是上次欧战时,英国仿制的五式轻机枪。稍加推算,马大安扣动扳机。

“叭!”枪身一顿,那丛绿色间火舌消失,机枪手解决了。于此同时马大安立即转移了位置。但狙击手呢?狙击手比机枪手更具威胁,机枪阵地可以迂回从两翼进攻,但碰到狙击手,只能趴在地上等,等到自己的狙击手发现并解决掉敌人狙击手后,才会发起进攻。雨水滴在瞄准镜上,又溅到马大安眼上,他一动不动趴在泥潭中,任由蚂璜吸食血肉。

在如幕般雨水遮挡下,前方模糊不清,更何况对方肯定经过良好伪装,在丛林内想发现披伪装网的士兵很困难,想发现伪装良好的狙击手,难上加难。一棵粗大树干处闪过一个影子,马大安立即扣动扳机,用自己人做诱饵显然不合适,但用敌人却没有问题,首先暴露位置是狙击手大忌,但小上海的呻吟声和战友叫骂声,却让马大安冒险一搏了。

转移位置后,马大安仍然没有发现敌方狙击手的影子,敌人还在对面吗?马大安想起狙击手培训中心教官的教导:当遭遇敌军狙击手后,未发现敌踪,首先要换位思考,假设对方行动。狙击手开枪后不转移位置非常危险,对方枪法很准,是个老手,不会不知道。如果我是他,会朝哪个方向走?马大安朝周围扫视,战友全都躲在树干后,没有暴露,狙击手如果想扩大战果,就需要……

“肯定绕道侧翼!”要从西边树林中绕到侧翼。马大安恍然大悟,为什么该死的钦人狙击手在自己两次出击后,依然没有暴露,肯定是正在从侧翼迂回。是左翼还是右翼?左翼三十多米外是一条河,如此近的距离显然不适合狙击于接近,一旦暴露,手榴弹就能把他炸成碎片,只有右翼了。

马大安轻轻转移位置,选择良好的阵地,缓缓移动枪管,用四倍瞄准镜扫视右翼。绿油油的热带灌木阻挡了视线,雨水击打在灌木上令树叶轻轻晃动。就在这时瞄准镜中一丛灌木晃动稍微剧烈,透过瞄准镜,马大安看到灌木下冒出一丛绿色杂草,尽管不太清楚,但马大安感觉这就是要寻找的目标。“该死的,终于找到了”一声枪响,马大安看到绿色杂草猛的塌了下去,显然击中了目标。

接到马大安安全的手势后,距离李剑扬最近的一个战友立刻扑到他身边,从身上掏出急救包准备止血,但已经用不着了,面色苍白的李剑扬停止了呼吸。分成左右中三个分队的侦察班右翼突击组已朝钦人方位扑过去,手榴弹爆炸声和急促机枪声后,雨林再次恢覆了静寂,只有雨打树叶的莎莎声。

“长官,小上海已经……”听到噩耗,张靖远狠狠把钢盔砸在地上,“该死!”趴在李剑扬身边的战友站起来颓然放下急救包,其余士兵呆呆站着。即将到家的时候,失去了一个战友。雨水从他们的身上滑落,溅到脚下淡淡的血水里面,很快,就把鲜血冲的越来越淡,直到完全被雨水冲去。“中国佬,背着小上海,我们回家!”

天近傍晚时,雨终于停了,十五个普普通通的年青人组成的侦察分队,在丛林中艰难行走,没有了先前的欢声笑语,莫名悲伤萦绕在人们心中。

哗啦啦的雨水连续不断,瑞保北部达泽镇东有几间集装箱式房屋,集装箱顶和箱周随意堆放着一些隔热同时也起到伪装作用的枝条,轰鸣的机床切削金属声不时从集装箱内传出,在集装箱箱壁网架上,固定着钢锯、钢锉之类的小工具,狭窄的工作臺上,摆放着大量工具。集装箱靠里位置,小机床边一个只穿作训t恤的士兵正在忙碌着。

小机床上零件成型后,赵保民取下零件,走到摆满细碎小零件的工作臺旁,不慌不忙进行组装。桌上,一根八年式43毫米榴弹发射器枪管在臺灯照耀泛着寒光,只不过枪口准星已被切除,并磨圆车出一些浅螺纹,旁边还有一支被切掉半截上下护木的五式冲锋枪,在枪管中部还安装了一个从榴弹发射器上取下的表尺。

工作时,赵保民点着一根香烟,一边吸烟,一边把桌上零件组装在一起。完成小零件组装后,一个倒l型金属部件出现在赵保民手中。随后浑身是汗的赵保民拿起刚刚加工成的环套型零件,拧在枪管口上,枪口上多出一个螺栓连接孔,随后将其卡在l型金属部件上。“差不多了。”看着手中全新的榴弹枪,赵保民憨笑着,把特别榴弹枪连接在五式冲锋枪上,榴弹枪尾端正好利用八式冲锋枪30发弹匣充当握把。

右手握冲锋枪握把,左手握弹夹,用食指推开闭锁闩尽管有些吃力,但在推开瞬间,榴弹发射管自动下倾25度,被一根简易绳带拖住,朝发射筒装上一枚榴弹后,轻松将发射管推回原位,操作过程和八式榴弹发射器并无二致,只不是八式榴弹发射器是上方倾斜装弹,而此时变成下方倾斜装弹。它与八式榴弹发射器最大不同,是发射器被固定在枪管下方,同冲锋枪形成整体。

“冲锋枪应该比手枪更实用,木头肯定喜欢这件武器。”反覆操做数次手中“新式武器”,赵保民自言自语,之所以用一个月时间用几件报废的八式榴弹发射器和五式冲锋枪改制出集冲锋枪和榴弹发射器于一体的武器,是为了老同学,他和自己一同在39军服役,只不过他是100师的一个榴弹手。

早在自由战役期间,西北公司就研制出由单兵携带打击敌人隐蔽火力点的武器,同时也可以消灭小集团敌人。从第一代甲式榴弹发射器,再到现在八式榴弹发射器,尽管前后推出多种型号榴弹发射器,但骨子里还是五式榴弹发射器,外形类似单管猎枪的单发榴弹发射器,只不过口径不同而已。

边防军试验装备了十数种口径从40毫米到50毫米,都是高低压室低速榴弹,只不过威力性能不同,但最后走了一大圈,还是采用43毫米,210克重的高爆弹丸,600米射程榴弹。虽然不是威力最大、射程最远的,但相对中庸的性能,却成为它最大的优点,尤其是其重量优势。

尽管50毫米榴弹发射器可以把650克重的弹丸发到一公里,威力足够强大,但是弹重800克,发射器重5.2公斤,使榴弹手只能携带八发榴弹。但43毫米榴弹发射手,却可以携带20枚各型榴弹、烟幕弹.正因如此,43毫米“癸”式榴弹发射器,最终被定型为八式榴弹发射器,成为国防军单兵主要中近距离支援武器。

自由战役和对日战争,证明八式榴弹发射器是一件可靠、性能优异并且值得信赖的支援武器,而且可为步兵分队提供有效支援火力。但士兵携带一把八式榴弹发射器及弹药后,就只能带一把五式手枪作为自卫武器了。尽管43毫米中速破甲弹,使得步兵班拥有击毁坦克的能力,但榴弹手只能携带一支手枪自卫的事实却无法改变。

上个月老同学在丛林中被逼近的钦族士兵用刺刀刺穿大腿,令赵保民总想为老同学做些什么。一名上校坐在吉普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两名年青士兵正在摆弄一件新式武器,武器样怪异,是把一支榴弹发射器加到冲锋枪下边,于是便示意司机停下来。一名士兵用冲锋枪扫射河面后,又朝河上打了一发榴弹,兴奋的大喊大叫。上校顿时喜上眉梢。

上校走到士兵面前,先敬了个礼,“下士,可以把你的武器给我看一下吗?”心惊肉跳的林木把手中榴弹枪递给长官,便指点这个挂参谋衔的上校使用方法。稍加摆弄,上校盯着旁边佩修械臂徽的下士,“下士,这是你发明的吗?有图纸吗?跟我去一趟军部,我想……你可以回国了。”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