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小市民的奋斗 > 第177章 目的

第177章 目的(1 / 2)

1942年1月15日,东京时间8时。日本中央人民广播电臺,广播了日本南进的紧急新闻。消息说:人民陆海军在1月15上午7时宣布,日本于今日与美国和英国进入战斗状态。消息通过架设在大街上的广播喇叭传开。行人止住脚步,惊呆了。接着喇叭放送军乐。几十分钟后,街头铜号奏出乐曲,风卷红旗的哗啦声和此起彼伏的歌声响成一片。

10时20分,日本政府发表宣战声明,“为确保亚洲之安定与独立,为世界和平进步做出贡献,乃日本既定国策。”声明首先炫耀日本近十几年革命重建功绩,之后,对美英在亚洲殖民统治进行强烈谴责“与亚洲人民谋求独立之愿相背,英美对亚洲殖民统治日益加强,日本人民坚决支持亚洲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反对美帝、英帝及其走狗的革命斗争。”

同时宣战书还号召日本人民,“铁石般团结,踊跃奋起,举国家之力从事征战,帮助亚洲民族获得解放,实现世界革命的成功。”接着电臺播放《献给世界大战的勇士》。“摘下发白的军帽,献上素洁的花圈。轻轻地,轻轻地走到你的墓前,用最挚诚的语言,倾诉我那深深的怀念。北美的百花盛开,又雕残,我们在这里战斗了一年又一年。

我们曾沿公社足迹,穿过巴黎大街小巷,踏着《国际歌》的颤点,冲杀欧罗巴。每一城镇、乡村,港湾,我们曾利用耶路撒冷的哭墻,把基督徒恶毒的子弹阻挡。将红旗插在苏伊士河畔。瑞士的湖光,比萨的灯火,也门的晚霞,金边的佛殿,哈瓦那的炊烟,西班牙的红酒,黑非洲的清泉。你优秀的儿子,为人类幸福,历史必然,长眠在大洋彼岸,异国陵园。”

战歌唱响的时候,日本南方特遣部队占领棉兰老岛。世界被日本突然卷入战争惊的目瞪口呆。甚至连大洋彼岸的罗斯福在从赫尔国务卿口中得知日本向美国宣战的消息后,长达半小时,一言未发,面色苍白的罗斯福反应过来后第一句话仍然是:“告诉我,赫尔,这只是玩笑。”

“告诉我,里宾特洛甫,这是真的。”柏林首相府内,希特勒同样难以置信的询问外交部长,真的吗?日本真向美国宣战了?“元首!半小时前,日本野吉大使,正式递交公函。日本已经决心参加战争。日本向美国、英国递交宣战书。”里宾特洛甫肯定的回答。日本迟来的宣战的确让人惊讶,甚至难以相信。

“我就知道,矮小的黄猴子忍不住了,到底还是忍不住了。”腰背微躬的希特勒来回走动,充满难以掩饰的兴奋。“现在好了,中国人把该死的美国舰队打进海底,黄猴子趁火打劫,向美英宣战。里宾特洛甫,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确信,德国一定会赢得胜利。相信我,从中国人卷入战争,胜利就属于我们。中国舰队损失惨重,我甚至为他们担心,但现在,日本人到底还是参加了进来。”

希特勒的兴奋感染了里宾特洛甫,日本宣战,是中国对美英宣战后最好的好消息,战争终于越来越符合德国利益。该死的美国,根本无法阻挡中国和日本联合进攻,势必无法干涉德国在欧洲的行动。从“海狮计划”结束后,德国战绩平平,现在德国战车必将再次启动,未来世界属于德国。

“元首,日本首相要求德国对美宣战。”里宾特洛甫提醒元首。“根据三国条约,只有日本直接遭到进攻,德国才有义务援助日本。美国仍未对德宣战,是等待德国主动宣战。”“不!里宾特洛甫,如果不站在日本一边,条约在政治上就死亡了。日本不同苏俄,将发挥重要作用。而该死的朱加什维利永远只会抢走属于德国的利益,必须维持条约存在。”

希特勒出人意料的提醒里宾特洛甫条约的重要性,显然忘记苏俄同样是条约国之一,甚至从一开始,希特勒就对与苏俄之间的条约没有任何信心。双方在边界屯兵超过700万人,苏德之间何来信任,双方都是在利用条约为自己谋求暂时的安全。

元首态度转变,令里宾特洛甫很吃惊。因为他过去坚持不惜一切代价使美国不参加欧战,而现在希特勒却主张与美国摊牌。这样一来,美国总统用不着担心对德国宣战会遭到国内“孤立主义”者强烈反对了,因为德国首先向美国宣战了。

“美国是个半犹太化、半黑人化,建立在美元之上的国家,怎能指望保持团结。何况时机好的不能再好了。中国人在进攻,日本人在进攻,美国即便祈求上帝,也很难击败两个国家。而且美国迟早要参加战争,必须向美国宣战。告诉日本,德国永远都是日本最坚定的盟友。

而且,向日本提出签定新条约,当然新条约必须强调,在对美、英联合作战胜利前,三国绝不放下武器,在任何情况下决不单独媾和。”希特勒从兴奋中平静,但如果稍加留意,会註意到他口吻中用三国,而不是四国,显然已表明态度。德国抛弃苏联的计划已进入倒计时,整个德国都在为计划作准备。

“元首,皇室并不认同方案,他们认为,假如发起进攻,无疑将会撕毁业已存在的条约,不利于……”未等里宾特洛甫把话说完,希特勒猛然回身。“他们难道没有觉察,朱加什维利和邱吉尔眉来眼去吗?没有看到朱加什维利在边界线上布署几百万军队吗?与朱加什维利之间的条约,不过只是烟雾,一个迟缓战争爆发的工具而已。

假如现在不去进攻,或许要不了多长时间,朱加什维利就会首先进攻德国。社工主义者不正在试图解放欧洲吗?中国卷入战争,苏俄获得东线安全保障,只要时机成熟苏联就会进攻德国。”说到这里,希特勒语气放慢。为迅速击败英法,力求德苏关系正常化,把莫洛托夫邀请到柏林,并且签定盟约,但盟约从来就不曾存在,无论开始或现在。

但该死的俄国人贪婪的超出想象,索要了半个波兰,甚至还想要整个中东,早晚有一天,他们会想要整个欧洲,而且俄国人就是这么准备的,尤其是在东线安全暂时得到保证之后,他们在整个欧洲蠢蠢欲动。

“里宾特洛甫,我想,你应该去一趟伊尔库茨克,现在要与帝俄达成协议。该死的中国人多次拒绝德国提议,但伊尔库茨克不会,你认为呢?”希特勒充满期待。为春天计划,甚至停止对北非支持,相比北非,东方才最重要。那里有德国需要的一切,石油、铁矿、粮食等等。夺取东方,德国工业力量将超越美国,届时,德国将成为真正的世界第一强国。

“元首,但我们必须考虑中国人的因素,过去曾与伊尔库茨克接触,尽管帝俄表现出浓浓的兴趣,但伊尔库茨克和中国业已存在的紧密联系,使得他们在对外方针上惊人一致。毕竟离开中国支持,伊尔库茨克早已被朱加什维利摧毁,如果没有中国支持,伊尔库茨克很难调整即定政策。”

里宾特洛甫提醒元首註意中国因素。俄罗斯帝国和中国紧密同盟条约一直为人所嫉妒,紧密同盟存在了二十余年,两国在政治上合作,军事上合作更是超出所有国家想象。军队使用口径相同的武署,甚至战时也有统一司令部指挥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帝俄会抛开中国人吗?显然可能性并不大。

“里宾特洛甫,相信我,他们无法拒绝与我们合作,而且中国人也不会反对。中国总理根本就是个国际投机商,永远利益至上,中国对苏俄厌恶和警惕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如果不需要中国流血,即可毁灭整个苏俄还有社工党,中国人只会乐见其成。”希特勒说话时,脑海中浮现出一位美国记者对中国总理,对苏俄恐惧的描述。

“社工党信奉的阶级仇恨,使得中国人及他们的总理,世界最大财团所有者,对社工党的警惕与恐惧根深蒂固,甚至恐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便将社工党从世界抹去,也无法抹杀他对于其的恐惧。”

中国人,希特勒颇感兴趣的看着地球仪上世界最大国家。中国为战争添加太多不确定因素,现在向美国宣战,但谁敢肯定,这个由投机者控制的国家,会不会为利益和美国媾和。

河北省燕山,一列平板列车驶入位于山谷间的一座隶属国防军大型仓库院内。火车刚停稳,吊装设备便将院内摆放的集装箱吊至火车货板上,几十个集装箱装运速度非常快,只用几分钟,完成货物装载后,火车便迅速驶出仓库。

几小时后,满载墨绿色军用标准集装箱的列车驶入葫芦岛港。港口内一架起重机把108个钢制集装箱装到一艘停泊在港内的老旧自由轮上。三天后,装载486个标准集装箱的“东方65号”货轮就会驶入日本横滨,在那里有一列火车正等着装上金属货柜,把它们运往目的地。

“六式半自动步枪8.75万支、五式轻机枪7864支、六式两用机枪8651架……”海关检查员检查手中报关单。每个集装箱都附带一张货物清单,上面列出集装箱里的物品。但是,无论轮船公司还是港口,都不能保证货物清单上所写的与集装箱里的实际内容完全一致。但此时,海关检查员,并没有必要检查商品。

“这是国务院授权出口的物资。”负责押送货物的军官如此解释。对此海关官员早已经见怪不怪,过去一年多,大量国防军储备的老式军火,通过货轮源源不断输送到各国,只不过此次输出对象发生了变化,变成日本而已。

“看到了吗?就是这玩意,帮咱们建立现代化后勤,武器从出库到现在只用7小时。再过五天,武器就会用卡车运到日本人民军的各部队中。”在海关例行公事检查报关单时,一名少校军官向身旁少尉解释码头上密密麻麻的集装箱。小小的不起眼的集装箱,曾经被国内杂志评为中国现代史上新四大发明,它改变了整个世界。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