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声钟声落下,房门被推开,竞选顾问克劳林轻声在托马斯耳边说了几句话,两人离开房间,上楼走进另一个房间。房间里坐着个头戴礼帽的客人,“亨利.卢斯?”客人摘掉礼帽,托马斯大吃一惊。作为纽约人、纽约州州长,托马斯自然认得他,而且非常熟悉,过去两人是非常亲密的朋友。
最成功的传媒大亨、美国最坚定的亲华派、该死的卖国贼,他拥有好的、坏的一系列光环。战争爆发后,迫于国民压力,他离开美国前往瑞士。去年圣诞节前,回应媒体询问时,总统曾回答,只要亨利.卢斯愿意,随时可以回到美国,美国绝不会禁止美国人入境,更不可能将未犯罪的美国人关进监狱。但远在瑞士的亨利.卢斯回答:在美国未恢覆自由前,绝不会回到被独裁者统治的美国。
现在他回来了,而且所有人都不知道。“州长先生” 亨利脱帽致意。“卢斯先生,什么时候回国的?”托马斯下意识警惕起来,与他会面随时可能会成为民主党攻击的工具,毕竟他有:美国有史以来最大卖国贼的头衔。过去他常说:梦想中的中国是变成美国的中国,而这一梦想已经实现。战争爆发后,新闻界讽刺:他梦中的美国是中国统治下的美国。
尽管知道亨利.卢斯只是反对中美战争,主张中美协商谈判解决问题。但在外界看来,他还是个卖国贼。直到竞选顾问示意绝对安全后,方才放心。“几小时前,刚回到纽约,从佛罗里达。”亨利如实回答。这一路用了整整三天,从伯恩、里斯本、佛得角、苏里南、巴哈马,乘飞机就用了一天,从巴哈马到佛罗里达,乘火车返回纽约。
一路上艰辛只有亨利才能体会,一路上还要避开联邦调查局眼线,即便进入饭店,也是通过秘密通道。托马斯隐约猜出他一路的艰辛,“卢斯先生,为什么现在回来?”“为了拯救美国,托马斯。”卢斯的话让托马斯一惊。“托马斯,十二年前,罗斯福成为总统时,你我都曾欢呼。现在,美国却一步步走向独裁,准确说,美国已完全被独裁者所控制。”
卢斯从怀中取出一份瑞士报纸,递给托马斯,“苏德两国外长于近日在明斯克频繁接触,两国就媾和展开一系列谈判。”是三天前的报纸,消息是真的吗?美国为什么没有一丝消息?托马斯后背发凉。“为什么美国新闻界没有报道?甚至总统候选人,纽约州州长也无从得知?为什么美国人都不知道这个公开的新闻?有人封锁新闻,全面而彻底。”
面对托马斯的疑惑,亨利反问一连串问题,同时给出答案。“如果是真的话……”“是真的,德国人已经和苏联人签署了条约,苏联从战争中退出了。”亨利斩钉截铁,透露出更令人震惊的消息。“亨利,如果苏联真退出了战争,最近两天,两国广播中就会播放这个消息,任何人不可能隐瞒。”尽管内心倾向相信亨利,但托马斯仍感觉难以置信。
或许英美会出于种种目的隐瞒,但苏德两国公开消息后,秘密就不再是秘密,根本无法隐瞒。“托马斯,我从瑞士赶回来,不仅是为告诉你这个消息,还有另外一个消息。在瑞士你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外交官和非外交官。”托马斯的坚持早在亨利预料之内。“如果说世界上没有永远的秘密,尤其国与国之间的秘密,隐瞒只可能隐瞒一时,但这足够了。”
亨利的话令托马斯恍然大悟,是不需要永远隐瞒,只需要18天,18天后,大选就结束了。“我恰巧认识一位朋友,他告诉我,有个人和苏联达成协议,那一天到来前,不会停止对苏联援助。作为回报,他提出一个唯一要求,苏德公布媾和消息,必须在11月18日之后。”亨利平静的说,“身为纽约州州长,美联储的金库就座落于纽约,不是吗?”
听到这句话瞬间,托马斯整个人惊呆了,以至长达一分钟,脸上保持同样的神情。十五天前,白宫签署一笔新的对苏租借法案,不同过去提供各种军需物资或工业机器,而是赤裸裸的黄金,一支特殊船队离港前直接从美联储地下金库取走12.5亿美元黄金。白宫解释,因北大西洋航线封锁和苏联战场紧张局势,使苏联必须通过其它渠道获得急需物资。
一切都可以解释了,并不是苏联战场紧张局势使苏联需要黄金从中国购买物资,而是苏联一月后就会与德国停战,苏联就会从租界法案受援国名单除名,白宫显然不可能不到一月内向苏联运去12.5亿美元物资,但是,却可在一月内向苏联运去12.5亿美元黄金。美国纳税人的财产,就这么送给敌国,为的只是换取苏联推迟签定条约的时间。
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赢得大选。为赢得大选,他已经放弃了最起码的爱国心。内心充满震惊和愤怒,但托马斯还是把所有负面情绪强压下去。“对此,我非常震惊与愤怒,但不得不说,在没有确凿证据前……”“当然,如果没有确凿证据,我也不会从瑞士辗转回到美国。”亨利表示讚同,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包中取出一份文件。
“或许你会追问文件来源与真实性,但文件真实性不容质疑。文件来自德帝国外交部,文件已经由希特勒签字。按照与苏联达到的协议,将会于柏林时间11月18日凌晨发布。”亨利诚恳的将文件递给托马斯。文件是中国驻瑞士大使转交给的,是中国情报机构获得的苏德媾和条约副本,对于真实性亨利不会有一丝怀疑。
文件是两国媾和、缔约副本,德、俄语文本,但托马斯并没有阅读障碍,快速翻看文件时,托马斯表情凝重。文件背后贮藏的阴谋,让托马斯震惊恐惧。为支持苏联战斗,美国纳税人耗费上百亿美元,换回苏联与德国单方面媾和。苏联信誓旦旦宣称绝不会接受任何一国与德国单独媾和,但这还不是最可恨之处,最可恨、最无耻之处,却是和约背后,一个政客为了自己利益,不惜出卖美国、出卖人民。
强压心中怒火,看完文件后,托马斯还是把文件送还回去。“亨利,无法证明文件真实性。”“的确如此,托马斯,证实真实性需要11月18日之后。”接过文件,亨利并没有把文件放回公文包,而是放到沙发扶手上。
“但那时,一切都晚了。托马斯,我并不是指你输掉选举,而是输掉整个美国。未来几年内独裁者将进一步加强对国家控制,利用战争扩大权力,利用民众对战争恐惧一步步实现他的独裁之梦。那时,对美国而言一切都晚了。”“如果到那一天,一切都会被证实,我将会不计代价弹劾他,将这个伪君子赶出白宫。”
“弹劾?托马斯,届时,美国都将陷入激烈而耗时的政治斗争,当他仍然为总统时,一切都可以解释。苏联对德媾和超出他预料,但他会有千百万个理由来解释。至于12.5亿美元黄金,同样是一个政策错误罢了。为避免美国国会陷入长期分裂,进而影响战争,一些议员会倒向他,为美国利益,不是吗?我们都曾做出过同样选择,代价却是整个美国。”
房间中静下来,托马斯静静看着沙发扶手上带德国徽章的文件,可以想象文件如果公开,会在国内引起什么样的轰动,整个美国都会陷入愤怒,自己则可此为武器向他发起进攻,也许可以挽回劣势。“自由之树需经常由革命志士和暴君的血来浇灌才能保持常青。”脑海中浮现出杰斐逊名言,托马斯犹豫,应该怎么样选择?美国,归根到底是为美国。
“托马斯,文件将会在明天,不,是今天就会有报社发布,而我来这里只是希望将这个消息提前告诉你。”托马斯惊讶望着亨利。“这里有几份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报纸,我想,也许明天你会需要。我之所以来这里,是因为我相信,你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我记得百年前华盛顿曾让我们警惕打着为人民的人,而现在,他的警告已经变为现实。”
尽管空中没有闪电,当亨利从房间侧门离开后,仍处于震惊中的托马斯,知道今天美再将掀起一场风暴。